时间: 2025-05-02 10:1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0:55
君不见江上山,
峨峨绝顶人莫攀。
又不见门前水,
日夜东流何时已。
邻家少妇长叹息,
青鸾日掩心相忆。
春来花鸟每关情,
夫婿年年为军役。
你不见江边的高山,
高耸入云,令人难以攀登。
又不见门前的流水,
日夜向东流去,不知何时才能停息。
邻家的少妇常常长叹,
青鸾飞去,她心中满是思念。
春天来临,花鸟总是令人感伤,
可她的丈夫年年都要去当兵。
作者介绍:郑惟广(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情感细腻、语言生动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态,尤其擅长描写游子思乡和离别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士兵常年在外服役,妻子们不得不忍受离别之苦,诗中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与情感。
《行路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切感悟。诗的开头以“君不见”引入,引导读者关注周围的自然景观,接着以高不可攀的山与日夜流淌的水,象征着人生道路的艰难与无常。山的巍峨与水的流动,形成强烈的对比,隐喻了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邻家少妇的苦闷与思念,青鸾的意象更是增添了情感的深度。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却无法唤回她远在军营的丈夫,诗中通过“花鸟”来引发情感共鸣,表现了人们在自然美景面前却因离别而生的无奈与愁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的情感抒发,表现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君不见江上山”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反问
诗中描绘的少妇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思念与忧伤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着:
a) 美丽
b) 思念与牵挂
c) 远方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