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7:08
三登乐 其二
作者:范成大
路转横塘,风卷地水肥帆饱。
眼双明旷怀浩渺。
问菟裘无恙否,天教重到。
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过溪门休荡桨,恐惊鱼鸟。
算年来识翁者少。
喜山林踪迹在,何曾如扫。
归鬓任霜,醉红未老。
路转过横塘,风卷起水面,船帆饱满。
眼中光明,心中旷达,怀抱浩渺的天地。
问候那位老人,他还好吧,天意让我再次来到。
树木落下,雾霭散去,故乡的景色更显美好。
经过溪口时不要划桨,恐怕会惊动鱼儿和鸟儿。
算起来,能认识我的老人已经不多了。
我高兴的是山林的足迹依然在,何曾像现在这样清扫过。
我的头发任由霜白,醉红的景致依然未老。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景仁,号千岩,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往来。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览故乡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三登乐 其二》展现了范成大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路转横塘”,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环境。随后的“风卷地水肥帆饱”则通过动静结合,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诗中提到的“眼双明旷怀浩渺”,不仅表现了作者的清晰视野,更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开阔。
接着,诗人通过问候老人和对故乡的怀念,展现了他对人情的珍视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木落雾收,故山更好”一句,更是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彰显了对故乡的赞美与依恋。对鱼鸟的担忧,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关心,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眷恋。无论是对自然的感悟,还是对人情的珍视,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宁静,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情的关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然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登乐 其二》的作者是?
A) 唐婉
B) 范成大
C) 苏轼
诗中提到的“菟裘”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人情与往昔
C) 生活的忙碌
诗中提到的“过溪门休荡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尊重
B) 对他人的关心
C) 对人生的怀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