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凤衔杯》

时间: 2025-07-30 05:49:08

诗句

青苹昨夜秋风起。

无限个、露莲相倚。

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

空目断、遥山翠。

彩笺长,锦书细。

谁信道、两情难寄。

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

只恁空憔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5:49:08

原文展示:

凤衔杯
作者: 晏殊 〔宋代〕

青苹昨夜秋风起。
无限个露莲相倚。
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
空目断遥山翠。
彩笺长,锦书细。
谁信道两情难寄。
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
只恁空憔悴。


白话文翻译:

昨夜秋风起,青苹随风摇曳。
无数的露珠在莲花上相依相偎。
我独自倚靠在红色栏杆上,愁苦地望着晴天的边际。
远处的翠绿山峦仿佛遥不可及。
长长的彩笺上写着细密的书信。
谁能相信我们之间的情意竟难以寄托?
可惜美好的时光和美丽的景色,却让我感到无尽的忧愁。
我只好在这里空自憔悴。


注释:

  • 青苹:青色的苹草,象征秋天的到来。
  • 无限个露莲相倚:无数的露水珠在莲花上相互依偎,表现了秋天的清新与美好。
  • 朱阑:红色的栏杆,常用于庭院或楼台。
  • 晴天际:指晴朗的天空边际,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 彩笺:精美的信纸,代表了书信。
  • 锦书细:书写细致的信件,表达情感的细腻。
  • 良辰好景:美好的时光和美丽的景色,通常用来形容愉快的时刻。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秋风、露莲以及栏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情的寄托,反映了宋代文人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原,号涧亭,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政治家。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富有情感,常以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微妙的内心戏。

创作背景:

《凤衔杯》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精神寄托之时。晏殊在政治上经历了起伏,情感上也常有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秋天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凤衔杯》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及对情感的无奈。开篇“青苹昨夜秋风起”通过描绘秋风的到来,营造出一种凉意和孤寂的氛围。接着“无限个露莲相倚”,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出秋天的清新与美好,但同时又隐含了孤独的情感。诗人在“朱阑愁望晴天际”一句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无奈的愁苦,仿佛在问天际的蓝天是否能带来心灵的寄托。

“彩笺长,锦书细”则展现了诗人对书信的渴望,象征着对情感的传递与寄托。然而,随后的“谁信道两情难寄”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情感的深邃与复杂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最后两句“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恁空憔悴”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感叹美好的时光与景色却无法带走自己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苹昨夜秋风起:秋风的来临,标志着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无限个露莲相倚:描绘露水与莲花的美丽画面,象征着清新与纯洁。
  3. 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诗人独自倚靠栏杆,愁苦地望着晴天,表现孤独感。
  4. 空目断遥山翠:远山翠绿,象征着希望却又显得遥不可及。
  5. 彩笺长,锦书细:细腻的书信象征着情感的细腻与渴望。
  6. 谁信道两情难寄:对爱情的无奈与疑惑,表达了情感的复杂性。
  7. 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美好的时光与景色,反衬出内心的空虚。
  8. 只恁空憔悴:结束时的自我感叹,表现了深刻的孤独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寄托在自然景象上,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谁信道两情难寄”赋予情感以生命,使其更具感染力。
  • 对仗:如“彩笺长,锦书细”,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情感传递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情感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苹: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脆弱。
  • 露莲:代表纯洁与美好,暗示情感的依偎。
  • 朱阑: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寄托。
  • 彩笺:象征着情感的寄托与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青苹昨夜秋风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孤独
  2. 诗中“彩笺长,锦书细”象征什么?

    • A. 真实的爱情
    • B. 细腻的情感
    • C. 自然的美好
  3. 诗的最后一句“只恁空憔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愉悦
    • B. 失落
    • C. 忧伤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晏殊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均以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但晏殊更突出孤独与失落,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对爱情的追忆与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词选》
  • 《词学研究》
  • 《晏殊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内诗 大有 去年登高桃叶渡大集成酒家,风景犹昨,倏又重九至矣。用潘希白九日词原韵 满江红 其二 又赋伤心行 其二 渡扬子江泊京口 春敕为诗 瑶华 玉绣毬 秋日即事八首 过三洪 访苏君禹城南别墅时郎君新获隽计偕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一日万几 酉字旁的字 互相标榜 撞住 包含堆的词语有哪些 裦筒 目字旁的字 山节藻棁 墨债山积 弭谤 茝若 力字旁的字 看文老眼 振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