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庭芳·昨日花开》

时间: 2025-05-12 22:45:03

诗句

昨日花开,今朝花谢,算来眼下时光。

成家立计,劫劫与谁忙。

才见青春年少,霎时间、绿鬓成霜。

堪嗟叹,人身不识,自恁苦无常。

不如早悟,金银过斗,难免无常。

思乡岭上,空滴泪成行。

儿女无个肯替,到头来、独自承当。

听吾劝,回光返照,相伴马丹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2:45:03

原文展示:

满庭芳·昨日花开
作者: 佚名 〔宋代〕

昨日花开,今朝花谢,算来眼下时光。
成家立计,劫劫与谁忙。
才见青春年少,霎时间绿鬓成霜。
堪嗟叹,人身不识,自恁苦无常。
不如早悟,金银过斗,难免无常。
思乡岭上,空滴泪成行。
儿女无个肯替,到头来独自承当。
听吾劝,回光返照,相伴马丹阳。

白话文翻译:

昨日的花儿盛开,今天却已凋谢,细算时光流逝。
成家立业,忙忙碌碌又为谁?
刚刚见到青春年少,转眼间青丝已变白发。
令人感叹,人活一世却不知道,自己为何苦于无常。
不如早些觉悟,金银虽多,终究难逃无常。
在思乡的山岭上,泪水无声地流淌。
儿女中没有一个人愿意替我承担,最后只能独自承受。
听我劝,回头看看过去,还是陪伴马丹阳为好。

注释:

  • 劫劫:指繁忙或困扰的事。
  • 绿鬓成霜:形容年轻时的青丝转为白发,意指衰老。
  • 无常:指人生的变化无常,强调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预测。
  • 马丹阳:或指某个特定的人物,或象征友谊与陪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作者不详,属于宋代诗词,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诗人们常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反思,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与追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诗歌鉴赏:

《满庭芳·昨日花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们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开篇以“昨日花开,今朝花谢”引入,直接点明了时光的迅速流逝,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提出了成家立业的忙碌,反问“劫劫与谁忙”,表现出对生活忙碌的无奈与困惑。

诗中进一步通过“才见青春年少,霎时间绿鬓成霜”,描绘了从青春到衰老的快速转变,使人感到时光的无情。在此基础上,诗人感叹“人身不识,自恁苦无常”,强调人对生命无常的漠视,呼唤人们应当早日觉悟,珍惜眼前。“金银过斗,难免无常”则道出即使拥有财富,也无法逃避生命的无常。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思乡的情绪,泪水成行,显示出对亲情和归属的渴望,表达了对未来孤独生活的隐忧。整首诗通过对时光、人生、亲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丰富而深沉的情感,给予读者以深刻的共鸣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日花开,今朝花谢:对比昨日的美好与今天的凋零,象征生命的短暂。
  2. 算来眼下时光:感叹时间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3. 成家立计,劫劫与谁忙:质疑生活的忙碌究竟为谁而忙,表现出一种迷茫。
  4. 才见青春年少,霎时间绿鬓成霜:从年轻到衰老的迅速变化,反映生命的无常。
  5. 堪嗟叹,人身不识,自恁苦无常:感叹人生的无常与苦痛,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6. 不如早悟,金银过斗,难免无常:财富再多也无法抵御生命的无常,呼唤珍惜生命。
  7. 思乡岭上,空滴泪成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
  8. 儿女无个肯替,到头来独自承当:孤独感加重,感叹亲情的缺失。
  9. 听吾劝,回光返照,相伴马丹阳:劝导珍惜身边的人,寻找陪伴的温暖。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昨日花开,今朝花谢”的对比,突出生命的脆弱。
  • 比喻:用“绿鬓成霜”形象地表现衰老。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情感表达,突出诗人的疑惑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强调珍惜当下,重视亲情与友情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开花谢:象征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青春年少: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绿鬓成霜: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 泪水:表达思乡之情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昨日花开,今朝花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伤感 C. 愤怒

  2. “绿鬓成霜”中的“霜”指的是什么?
    A. 冷 B. 衰老 C. 美丽

  3. 诗中提到的“马丹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情和陪伴 C. 自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苏轼《定风波》:探讨人生的无常和心态的调整。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 vs. 《满庭芳·昨日花开》:两首诗都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但《登高》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生态度的哲理思考,而《满庭芳》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亲情的反思。

参考资料:

  • 诗词选本《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欣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高阳台 梅影 高阳台 和沤尹社作韵,我非社中人也 高阳台四首 其一 感怀 高阳台 登越城酒楼题壁 高阳台1914 高阳台 醉根诗会归寄谷青先生兼示同盟诸友 高阳台 春初步至莫愁湖,憩胜棋楼,慨然吟望 高阳台 除夕闰生宅守岁 高阳台 甲戌中冬,予有夔州之役。漱泉送予江上,赋此别之 高阳台 庚子元日独客漫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故封识 刀字旁的字 十结尾的成语 无以塞责 牢具 条谷 黽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殷殷屯屯 锥心刺骨 丿字旁的字 探囊 耳字旁的字 贞嫠 足智多谋 炀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