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32
一剪梅·怀旧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十年愁眼泪巴巴。
今日思家,明日思家。
一团燕月明窗纱。
楼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霞。
急捻琵琶,缓捻琵琶。
一从别后各天涯。
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十年的愁苦让我泪水涟涟。
今天思念家乡,明天依旧思念。
明亮的月光透过窗纱洒在我的身上。
楼上传来胡笳的乐声,远方的塞外也有同样的乐声。
美人劝我饮酒,享受这流动的霞光。
我急忙拨动琵琶,又缓缓地拨动琵琶。
自从分别后,我们各自天涯。
我想寄去梅花,但又不知该寄与谁。
汪元量,字正之,号陵阳,宋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一剪梅·怀旧》创作于作者离家多年后,因思乡的情感而作。此时正值战乱时期,诗人深感离愁别绪,故而借古词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一剪梅·怀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深刻的思乡情怀。开头的“十年愁眼泪巴巴”便直抒胸臆,勾勒出诗人因思念家乡而倍感忧伤的情景。接下来的“今日思家,明日思家”反复强调了这种思念的持续性,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焦灼与无奈。
“明月”与“胡笳”的意象交织,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又揭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向往。尤其是“玉人劝我酌流霞”,美人和酒的结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朦胧的情感,似乎在此刻他可以暂时忘却忧愁,但终究无法逃避思乡的痛楚。
最后的“欲寄梅花,莫寄梅花”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和无奈的心情,梅花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却又因无法寄托而显得更加凄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词人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离别后的孤独感,反映了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胡笳”是指什么?
诗人想寄送的是什么花?
诗中反复提到的“思家”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较,汪元量的《一剪梅·怀旧》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而李白的作品则具有更强的孤独感与哲理性。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表现形式与情感深度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