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三》

时间: 2025-04-26 21:35:02

诗句

拨尽琵琶意欲悲,新愁旧梦两依依。

江楼吹笛三更后,细雨灯前醉玉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02

原文展示:

拨尽琵琶意欲悲,新愁旧梦两依依。江楼吹笛三更后,细雨灯前醉玉妃。

白话文翻译:

将琵琶拨弄到尽头,心中却愈发感到悲伤。新生的愁苦与旧时的梦境交织在一起,令人依依不舍。在江边的楼阁中,三更时分,悠扬的笛声响起,细细的雨打在灯前,令人沉醉如玉的妃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拨尽:拨动到尽头,指弹琵琶时的动作。
  • 意欲:想要,意图。
  • :悲伤,忧愁。
  • 新愁旧梦:新产生的愁苦和旧时的梦境。
  • 依依:指依恋、留恋的样子。
  • 江楼:江边的楼阁。
  • 吹笛:演奏笛子。
  • 三更后:夜深时分,指午夜。
  • 细雨:细小的雨丝。
  • 灯前:灯光下。
  • 醉玉妃:形容女子的美丽和醉意。

典故解析:

“玉妃”常用来形容美貌的女子,可能指代古代传说中的美人,渗透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出身于湖州,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以个人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政治动荡,人心惶惶。在这样的环境中,汪元量通过音乐、梦境与细雨等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悲苦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琵琶、笛声、细雨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开头的“拨尽琵琶意欲悲”,将音乐与情感结合,显示出一种通过艺术来宣泄情感的方式。紧接着,“新愁旧梦两依依”则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交织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新生愁苦的无奈,又有对旧梦的依恋。最后“江楼吹笛三更后,细雨灯前醉玉妃”,一方面描绘出深夜江边的静谧,另一方面又通过“细雨”和“醉玉妃”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氛围,仿佛让人沉浸在梦幻之中。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怀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拨尽琵琶意欲悲:通过拨动琵琶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情绪,暗示音乐无法治愈内心的痛苦。
  2. 新愁旧梦两依依:新旧愁苦交织,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情感的复杂性,给人一种留恋的感觉。
  3. 江楼吹笛三更后: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笛声的悠扬,增添了一种孤寂的氛围。
  4. 细雨灯前醉玉妃:细雨中的灯光映照出美人的醉态,展现了一种朦胧的美,给人以无限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玉妃”,将美丽与醉意结合,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对仗:如“新愁旧梦”与“江楼吹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的琵琶、笛声、细雨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人生悲苦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无奈。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不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艺术和情感的表达,暗示悲伤。
  • 笛声:代表孤独与思念,营造宁静的氛围。
  • 细雨:象征忧伤与柔情,带来一种淡淡的哀愁。
  • 灯光:光明与希望的象征,同时也暗示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拨尽琵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2. “新愁旧梦”中的“新愁”指的是? A. 新的快乐 B. 新的烦恼 C. 新的朋友
  3. 诗中提到的“江楼”指的是? A. 江边的楼阁 B. 河边的房子 C. 山上的楼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 李清照《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汪元量的《湖州歌》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但汪元量更侧重内心的柔情,而辛弃疾则更多表现豪情与壮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禽言 秋暑夜起追凉 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数世 湖上 幽事二首 其一 斋居书事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 开岁颇思江湖游适 观运粮图 乍晴出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屧 放枭囚凤 香节 匿行 疋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落尾 包含借的成语 包藏祸心 鬯字旁的字 重任 断长补短 黽字旁的字 清介有守 艸字旁的字 安步当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