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暑夜起追凉》

时间: 2025-05-10 11:05:08

诗句

漱罢寒泉弄月明,浩然风露欲三更。

曲阑干畔踟躇久,静听空廊络纬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1:05:08

原文展示

秋暑夜起追凉
作者:陆游
漱罢寒泉弄月明,
浩然风露欲三更。
曲阑干畔踟躇久,
静听空廊络纬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凉爽的秋夜,诗人在洗漱完毕后,享受着明亮的月光,感受到清凉的风和露水,正值夜深人静的时刻。在曲折的栏杆旁,他徘徊不前,静静地聆听空荡荡的走廊里蟋蟀的鸣叫声。

注释

  • :洗涤,通常指漱口。
  • 寒泉:寒冷的泉水,指清澈凉爽的水。
  • 弄月明:在月光下嬉戏,享受明亮的月色。
  • 浩然:广阔、清澈的样子,形容风和露水的清新。
  • 三更:夜晚的时间,指深夜。
  • 曲阑干:弯曲的栏杆。
  • 踟躇:徘徊、犹豫不决。
  • 络纬声:蟋蟀的鸣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国家沦陷的痛苦,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思考。陆游的诗歌风格多样,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陆游晚年时,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秋夜的静谧与凉爽正是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安宁的追求。

诗歌鉴赏

《秋暑夜起追凉》展现了陆游在一个宁静的秋夜,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通过“漱罢寒泉弄月明”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月光透过寒冷的泉水洒在地面上,显得格外清新。接着“浩然风露欲三更”,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夜的清凉之气,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夜已深沉,风露的清新正好为诗人带来一丝清凉的慰藉。

最后两句“曲阑干畔踟躇久,静听空廊络纬声”,描绘了诗人站在栏杆旁犹豫不决的神态,静静倾听着夜晚蟋蟀的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增添了秋夜的寂寞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陆游不屈的精神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漱罢寒泉弄月明:洗完手后,享受月光的明亮,表现出诗人对清新自然的渴望。
    2. 浩然风露欲三更:描绘了深夜的凉风与露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3. 曲阑干畔踟躇久:在栏杆旁徘徊,表现出一种思考和内心的犹豫。
    4. 静听空廊络纬声:专注于夜晚蟋蟀的鸣叫,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细微之处的敏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浩然风露”与“欲三更”,形成对称的美感。
    • 意象:月光、风露、蟋蟀声等意象的运用,使全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夜宁静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寒泉:象征着清凉与宁静,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 月明:代表光明与希望,照亮诗人的内心。
  • 风露:象征自然的清新,给人以生机与活力。
  • 络纬声:蟋蟀的声音,代表着秋天的特征和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苏轼
  2. “曲阑干畔踟躇久”中“踟躇”的意思是?

    • A. 快步走
    • B. 犹豫不决
    • C. 高歌
    • D. 静坐
  3. 诗中的“络纬声”指的是什么?

    • A. 风声
    • B. 蟋蟀声
    • C. 雨声
    • D. 鸟鸣声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陆游的《秋暑夜起追凉》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但陆游更注重于自然的细腻和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通过思乡之情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两者虽题材相似,却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忆旧游 忆旧游 出塞曲 其九 出塞曲 其三 出塞门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 出塞行 出塞曲五首 其二 出塞 出塞曲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魚字旁的字 连络 一字旁的字 包含溶的词语有哪些 撒津 而字旁的字 砥柱中流 风月无边 主画 被褐怀珠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郑声乱雅 毋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质疑辨惑 工字旁的字 精英 动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