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8:2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23:16
声声慢
奚岊 〔宋代〕
秋声淅沥,楚棹吴鞭,相逢易老颜色。
桐竹鸣骚音韵,水云空觅。
炎凉自今自古,信浮生有谁禁得。
漫回首,问黄花还念,故人犹客。
莫管红香狼藉。
兰蕙冷,偏他露知霜识。
木落山空心事,对秋明白。
征衣暗尘易染,算江湖随人宽窄。
正无据,看寒蟾飞上暮碧。
秋天的声音淅淅沥沥,划船的声音和鞭子的声音,见面却能让人感到年华易逝。
桐树和竹子发出骚动的音韵,水面和云彩徒然追寻。
无论炎热还是凉爽,从古至今,谁能约束浮生呢?
我漫漫回首,询问黄花是否仍在思念,故人依旧是客人。
不必在意那红香扑鼻的狼藉。
兰花和蕙兰冷淡,偏偏只有露水知道霜的识别。
树木落下,山空荡荡,我的心事在此刻对秋天显得明白。
征衣上沾满了灰尘,算是江湖中人的宽窄。
但一切都是无凭可依,看那寒蟾飞上了晚上的碧空。
作者介绍
奚岊(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风格清新脱俗。其词作常蕴含深厚的哲理与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声声慢》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借用秋天的意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声声慢》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奚岊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悠长的音调,展现了深邃的哲思和丰富的情感。开篇的“秋声淅沥”,便立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慢慢沉淀,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接着,“楚棹吴鞭”的描写则引入江南水乡的韵味,舟行于水之间,似乎在回忆往昔的相聚与别离。
词中反复出现的“故人”与“黄花”意象,既是对旧友的怀念,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尤其是“问黄花还念”,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似乎在追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诗人在面对秋天的冷寂与孤独时,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哲思,“炎凉自今自古,信浮生有谁禁得”,即使在变化无常的世事中,人们依然要学会面对与接受。
词的结尾“寒蟾飞上暮碧”,以月亮的升起为象征,带来了一丝宁静与希望,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尘埃与困扰,但依然可以在静谧的夜空中找到一丝安慰。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淡然的处世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诗人在孤独中反思生命,展现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声淅沥”中的“淅沥”指什么?
A. 清脆的声音
B. 微弱的声音
C. 激烈的声音
D. 嘈杂的声音
“问黄花还念”中的“黄花”指的是什么?
A. 玫瑰
B. 菊花
C. 兰花
D. 蕙兰
诗中提到的“寒蟾”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哀愁
C. 宁静
D. 争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