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夏日杂题》

时间: 2025-04-27 06:25:35

诗句

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5:35

夏日杂题

作者: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眈眈丑石罴当道,
矫矫长松龙上天。
满地凌霄花不扫,
我来六月听鸣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场景:丑陋的石头横在路上,挺拔的松树直冲云天。地上凌霄花盛开,我在六月的时节来这儿,听蝉鸣声阵阵。


注释:

字词注释:

  • 眈眈:形容眼神凶狠,似乎在盯着某物。
  • :一种猛兽,通常指熊,借指凶猛。
  • 矫矫:形容高大挺拔的样子。
  • 凌霄花:一种盛开的花,象征美丽与坚韧。
  • 鸣蝉:蝉的叫声,常与夏季相关联。

典故解析:

  • 凌霄花:在古代文学中,凌霄花常常象征着不屈不挠,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清新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经历了国家沦陷、个人遭遇困境后,仍然保持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陆游的《夏日杂题》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为特点。诗中开头以“眈眈丑石罴当道”描绘了一幅夏日的自然景象,丑陋的石头虽然阻碍了道路,但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生动而真实的感觉。接着“矫矫长松龙上天”表现了高大的松树,给人一种力量与希望的感觉。诗的后半部分写到“满地凌霄花不扫”,这不仅传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环境可能不尽如人意,他依然选择享受当下的美好。最后一句“我来六月听鸣蝉”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与自我解放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眈眈丑石罴当道:开篇描绘了一个丑陋的石头妨碍了道路,暗示着人生中的种种障碍。
  • 矫矫长松龙上天:对比丑石,长松树的挺拔表现了自然界的伟岸与生命力。
  • 满地凌霄花不扫:凌霄花的繁盛表现出自然的生机,而“不扫”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包容。
  • 我来六月听鸣蝉:诗人亲身体验,表达了对夏日蝉鸣的喜爱,传达出悠然自得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丑石罴当道”与“长松龙上天”,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生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他在艰难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丑石:象征生活中的困难和障碍。
  • 长松:象征坚韧与高尚的品格。
  • 凌霄花:代表美好与希望。
  • 鸣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眈眈”指的是什么样的状态?

    • A. 温柔的
    • B. 凶狠的
    • C. 平静的
    • D. 美好的
  2. 诗中提到的“凌霄花”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不屈不挠的精神
    • C. 失落的希望
    • D. 安静的生活
  3. 诗人对夏日的感受是:

    • A. 忧伤
    • B. 宁静
    • C. 兴奋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作都强调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陆游的《夏日杂题》更注重于乐观与希望,而杜甫在《春望》中则流露出更多的忧国忧民情怀。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春晴 春晴惠忠别墅观梅 春晴行园 春晴 春晴 春晴对酒简王閒斋 春晴对酒简王閒斋 春晴登小台 春晴出游 春晴 和闲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字旁的字 安开头的成语 少言寡语 趋吉避凶 包含匪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趁虚而入 扈辇 缶字旁的字 耳后风生 招权纳赂 僻学 弸中肆外 鹵字旁的字 宿弊一清 黑字旁的字 包含肠的词语有哪些 遣声 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