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0:05
瑞鹧鸪
作者: 彭元逊 〔宋代〕
东洲游伴寄兰苕。
人日晴时不用招。
微雨来看杨柳色,
故人相遇浴龙桥。
愁如春水年年长,
老共东风日日消。
几欲作笺无可寄,
双鱼犹自等归潮。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东洲游玩时,寄情于兰苕(即兰草),借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人日(正月初七)晴天也不需要特别招呼(朋友),微雨中来看杨柳的颜色,恰好在浴龙桥上遇到老朋友。愁苦像春水一样年年绵绵不绝,随着东风的吹拂而逐渐消散。几乎想写信,但又找不到可以寄送的地方,双鱼仍旧在等待潮水的归来。
彭元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风格清新自然,富于生活气息。
此诗创作于春季,可能是作者在游览东洲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对友人的思念,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于时间流逝的惆怅。
《瑞鹧鸪》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友谊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将读者带入诗人游历的场景中,“东洲游伴寄兰苕”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游玩,融入了春日的欢愉。而“人日晴时不用招”则隐含着一种淡淡的悠闲与自在,似乎在表达对友谊的自然流露。
随着诗句的展开,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忧伤。“愁如春水年年长”以春水延绵不断的特性,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暗喻着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最后几句“几欲作笺无可寄,双鱼犹自等归潮”则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无处寄托,双鱼象征着对归属和重聚的渴望,令人感到无奈与凄凉。
整首诗在清新中透出淡淡的忧伤,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本诗通过自然描绘与情感表达,探讨了友情的珍贵和时间流逝带来的惆怅,展现了人们在春天时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人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浴龙桥”象征着什么?
诗句“愁如春水年年长”中的“春水”用来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