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4:46
满江红·翠袖馀寒
作者:彭元逊 〔宋代〕
翠袖馀寒,早添得铢衣几重。
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
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
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
山雾湿,倚熏笼。
垂叶,鬓酥融。
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
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苹中。
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翠袖尚带寒意,早已添了几重华服。
何必怨恨花儿凋谢,难道是为了谁的容颜。
衔尽吴地的花朵成了鹿苑,人间却不怨恨雨和风。
就算一枝花流落到人家,清泪也会染红。
山间雾气湿润,倚靠着香熏的笼子。
垂下的叶子,鬓发轻柔融化。
恨那宫墙上飘过的一朵云,飞过空中无影无踪。
白天悠闲,青鸟在飞舞,杨家花落在白色的苹藓中。
我问老朋友,你为何还要辜负东风,空对酒杯。
作者介绍:彭元逊,宋代诗人,词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事感怀。他的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满江红·翠袖馀寒》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翠袖馀寒”引入,既有对女子服饰的细腻刻画,也隐含了初春的寒意,给人一种清新而略带寂寞的感觉。接着,诗人对花谢的感慨中夹杂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叹息。
在“衔尽吴花成鹿苑”一句中,吴花象征着繁华与美丽,鹿苑则暗示了人间的理想与幻梦。接着的“人间不恨雨和风”则显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尽管美好事物会凋谢,但生活依然要继续。
后半部分的描写更加细腻,“山雾湿,倚熏笼”展现出朦胧的美感,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最后,诗人通过与故人的对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老友的思念,强调了珍惜当下的主题。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十分丰富,既有春花的娇艳,又有雨风的温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的柔美与无常,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突显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诗中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融入了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谊的渴望,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怀。
诗词测试:
“翠袖”在诗中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女子的服饰
C. 一种饮品
D. 一种天气
诗中提到的“吴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美丽与繁华
C. 孤独与失落
D. 友谊的珍贵
整首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B. 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友谊的思念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