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黄溪夜泊》

时间: 2025-04-26 05:30:44

诗句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44

原文展示:

黄溪夜泊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楚人自古登临恨,
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
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
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
不因迁谪岂能来。

白话文翻译:

楚国的人从古以来就有登高望远的遗憾,
如今身处此地,愁苦的心情已重复了九次。
万树苍翠在三峡之中显得幽暗,
满川明月下,一只猿猴在哀鸣。
身处异乡更令人感叹岁月的流逝,
对客人来说,最该提起酒杯来慰藉。
行走在这山水之间,不妨吟咏一番,
如果不是被贬谪,又怎能来到此地?

注释:

  • 楚人:指楚国的人,楚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国家,位于今湖北、湖南一带。
  • 登临恨:指登高望远所引发的惆怅与遗憾。
  • 愁肠已九回:愁苦的心情已经回旋了九次,表现了诗人的深重忧虑。
  • 苍烟:指浓密的烟雾,暗示环境的幽暗。
  • 三峡:指长江上的三峡,风景秀丽但也令人感到孤独。
  • 猿哀:猿猴的鸣叫声,常与孤独、哀伤相联系。
  • 殊乡:异乡,外地。
  • 残岁:时光流逝,指即将结束的一年。
  • 把酒杯:提到饮酒,表达借酒消愁的心情。
  • 迁谪:被贬谪,指诗人因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散文和诗词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擅长古诗和词的创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欧阳修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黄溪夜泊》创作于欧阳修贬谪期间,诗中流露出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此时正值政治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低谷,其情感与环境深刻交织,形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风格。

诗歌鉴赏:

《黄溪夜泊》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故乡的深切思考。首联“楚人自古登临恨”,引出诗人对楚国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随之而来的“愁肠已九回”,则显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的景象描写中,“万树苍烟三峡暗”,将自然景色与诗人心境巧妙结合,描绘出一幅幽暗而惆怅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而“满川明月一猿哀”,则通过猿猴的哀鸣,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孤独感,传达出诗人对外界的敏感与脆弱。

在对比自身与环境的情感后,诗人转向对酒的寄托,认为“慰客偏宜把酒杯”,饮酒成为了对抗孤独与愁苦的方式。最后一句“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则充满了哲理,强调了即使身处逆境,依然可以通过吟咏与自然的交流来安慰自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意象,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人自古登临恨:开篇提到楚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登高的遗憾,表明诗人对故乡的情感。
  2. 暂到愁肠已九回:即便暂时来到新地,内心的忧愁已反复多次,强调了心情的沉重。
  3. 万树苍烟三峡暗:描绘了三峡的幽暗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孤寂的氛围。
  4. 满川明月一猿哀:描写了明月照耀下的猿猴,表现出孤独与哀伤的情感。
  5. 殊乡况复惊残岁:身处异乡更令人感到岁月的流逝,增添了诗人的感伤。
  6. 慰客偏宜把酒杯:提到饮酒是对客人情感的慰藉,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7. 行见江山且吟咏:在此山水之间吟咏,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8. 不因迁谪岂能来:反思个人的命运,强调即使被贬谪也能欣赏到美丽的江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猿哀”比喻孤独,增强情感表达。
  • 对仗:如“万树苍烟”与“满川明月”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 拟人:通过“猿哀”赋予猿猴人性化情感,强化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强调了即使在逆境中也应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处世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代表自然美,象征诗人的归属与情感寄托。
  • :象征孤独,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
  • 酒杯:象征慰藉,表现诗人借酒消愁的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句最能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A. 万树苍烟三峡暗
    B. 楚人自古登临恨
    C. 行见江山且吟咏

  2. “猿哀”一词在诗中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心灵的孤独
    C. 对酒的依赖

  3. 诗中提到的“把酒杯”意味着什么?
    A. 享受人生
    B. 逃避现实
    C. 借酒消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以酒为主题,但李白强调的是豪情与对人生的畅快,风格更为激昂。
  • 《登高》: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的悲哀,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欧阳修相关传记与评论文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咏蝉 / 在狱咏蝉 赋得白云抱幽石 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 夕次蒲类津 / 晚泊蒲类 咏镜 从军行 咏鹅 送从叔重赴海南从事 送国子韦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坐视不理 好心无好报 成精作怪 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烽候 包含养的成语 陈辞 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人无为 雨约云期 兀字旁的字 宜乘 地不爱宝 飠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风微浪稳 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包含窃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