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51
茂苑有灵峰,嗟余未游观。
藏山半平陆,坏谷为高岸。
冈绕数仞墙,岩潜千丈干。
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
镠腾昔虎踞,剑没尝龙焕。
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
层峦未升日,哀狖宁知旦。
绿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
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
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
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
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
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
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在茂密的园林中,有座灵秀的山峰,唉,我尚未游览观赏。
藏山像是半层平地,沉陷的山谷形成了高大的岸边。
山岗如围墙般环绕,岩石像潜水般延伸千丈。
这才明白自然的意图,回旋变化中增添了奇妙的玩味。
早年虎踞之地,剑光早已消逝。
潭水深邃入海底,崖石高耸入云霄。
层峦还未升起阳光,悲哀的猿猴怎知晨曦?
夏天的绿竹凝聚阴影,秋天的碧林却不曾改变。
在幽暗中寻找已是窈窕,回首所见何其萧条。
河流在晴空中气息渐收,江边春花与英草交融纷乱。
闲逸的人编织清幽的诗藻,前辈的哲人留下了篇章。
大家共同敲击悲哀的玉音,尽情舒展华美的文采。
难以追赶阮籍的雅赏,徒然引起公子的叹息。
昨夜如同再度升起,星斗在我笔下璀璨。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惟贞,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曾任宰相,因其出色的才华和政治能力,在唐代政坛上有着重要地位。李德裕的诗歌风格多样,以清丽、婉约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是李德裕应颜真卿之邀,游览虎丘寺所作。虎丘寺以其秀丽的山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李德裕在此地游赏,受到自然美的启发,结合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写下了此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虎丘寺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开篇即以“茂苑有灵峰”引入,展现出山水的灵秀之美。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藏山、坏谷、冈绕、岩潜的描写,展现了复杂多变的山水形态,表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乃知造化意,回斡资奇玩”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领悟,强调了自然的奇妙与变化,显示了诗人热爱自然、追求奇趣的情怀。接着,通过对“潭黛入海底,崟岑耸霄半”的描写,展示了深潭与高崖的对比,呈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
后面的诗句中,诗人又通过对层峦、猿猴、绿竹和碧林的描绘,表现出不同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流转。“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展示出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此外,诗中提到“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表达了对往昔文人雅士的怀念与对当下自己境遇的感慨,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最后两句“含毫星斗烂”,则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创作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诗歌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李德裕对山水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缅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中提到的“灵峰”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一片森林
C. 一条河流
D. 一座寺庙
“川晴岚气收”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风雨交加
B. 晴朗天气
C. 夜晚星空
D. 暴风雪
诗中提到的“难追彦回赏”是什么意思?
A. 难以追赶古人的风采
B. 难以追求财富
C. 难以找到朋友
D. 难以登顶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