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0:02
去春曾与客,携手过桥来。
寺阴松极美,坞深桃不开。
红尘万里去,白首一年回。
净洗旷轩眼,雪天间看梅。
去年春天,我和朋友一起手牵手走过那座桥。
寺庙的阴影下,松树显得极为美丽,
而在深邃的山坞中,桃花却尚未绽放。
我走出红尘,万里之外,白头之年又归来。
洗净旷轩的眼睛,雪天里欣赏梅花的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过,宋代诗人,字子美,号壬庵,晚号雪渔,擅长诗歌和词作。他以清新洒脱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见长,作品常带有个人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过晚年时期,诗人回望过去,感慨春天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同时也对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美进行了深刻的感悟。
《登旷轩》是一首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感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年华流逝的惋惜。首句“去春曾与客,携手过桥来”就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怀旧情绪,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寺阴松极美,坞深桃不开”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节奏,松树在阴影中显得格外美丽,而桃花尚未开放,则隐喻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等待。最后两句则通过“红尘万里去”与“净洗旷轩眼”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美的追求。整首诗在恬淡中透出一种哲思,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清新洒脱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去春曾与客,携手过桥来。
回忆去年春天,与朋友一起走过桥的情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寺阴松极美,坞深桃不开。
寺庙的阴影下松树显得格外美丽,而深山的桃花尚未开放,形成鲜明的对比,寓意着美的延迟与等待。
红尘万里去,白首一年回。
离开红尘的纷扰,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似乎在提醒人生的短暂。
净洗旷轩眼,雪天间看梅。
以清净的心态去欣赏雪天里的梅花,体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生命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去春曾与客”中的“客”是指什么?
A. 朋友
B. 家人
C. 陌生人
“寺阴松极美”中美的对象是什么?
A. 桃花
B. 松树
C. 梅花
诗中提到的“白首”是指什么?
A. 年轻时
B. 年老时
C. 中年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登旷轩》更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而王维的作品则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与哲思的表达。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