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本事诗》

时间: 2025-04-27 13:12:19

诗句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2:19

原文展示:

本事诗 苏曼殊 〔近代〕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碧玉般的女子不必忧愁自己出身卑微,同乡的仙子却独自令人销魂。袈裟上的点点痕迹像是樱花的瓣,一半是脂粉的痕迹,一半是泪水的痕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玉:形容女子美貌如碧玉。
  • 莫愁:不必忧愁。
  • 身世贱:指出身卑微。
  • 同乡仙子:指与作者同乡的美丽女子。
  • 独销魂:特别令人心醉神迷。
  • 袈裟:僧人的法衣。
  • 疑樱瓣:形容袈裟上的斑点像樱花瓣。
  • 脂痕:脂粉的痕迹。
  • 泪痕:泪水的痕迹。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通过意象和比喻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翻译家,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某位女子的深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近代,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诗中可能蕴含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一位美丽女子的深情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碧玉莫愁身世贱”一句,既赞美了女子的美貌,又暗示了她的出身并不高贵,但作者认为这并不应成为她忧愁的理由。“同乡仙子独销魂”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女子的非凡魅力,使得作者为之倾倒。后两句通过“袈裟点点疑樱瓣”的比喻,以及“半是脂痕半泪痕”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苏曼殊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玉莫愁身世贱”:赞美女子的美貌,同时安慰她不必因出身卑微而忧愁。
  2. “同乡仙子独销魂”:强调这位女子的非凡魅力,使得作者为之倾倒。
  3. “袈裟点点疑樱瓣”:通过比喻,形容袈裟上的斑点像樱花瓣,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4. “半是脂痕半泪痕”:细腻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袈裟点点疑樱瓣”,将袈裟上的斑点比作樱花瓣,形象生动。
  • 拟人:“同乡仙子独销魂”,将女子比作仙子,赋予她超凡的魅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赞美一位美丽女子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玉:形容女子美貌。
  • 袈裟:僧人的法衣,象征着某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 樱瓣:美丽的象征,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 脂痕、泪痕:细腻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玉莫愁身世贱”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的什么情感? A. 同情 B. 赞美 C. 忧愁 D. 无奈
  2. “袈裟点点疑樱瓣”中的“疑樱瓣”是什么意思? A. 怀疑樱花瓣 B. 像樱花瓣 C. 樱花瓣 D. 不确定
  3. “半是脂痕半泪痕”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无奈 D. 复杂

答案: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曼殊的其他诗作,如《蝶恋花》等,风格相近,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与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清平调》对比,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众多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近代诗歌研究》:探讨近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苏曼殊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直刚盐官县尉 秋怀十首 李子永惠道中诗卷 次韵子云途中见寄 夜雪 其一 叶少保挽词六首 其一 武昌春色 跋北齐校书图 次韵子云中秋见寄二首 晓霁再用前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科爵 送佛送到西天 披红戴花 菝葜 天下无不散筵席 搓绵扯絮 一口咬定 兼收博采 几字旁的字 扎寨夫人 川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肉颤心惊 茫开头的成语 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