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4:5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53:09
原文展示:
春兴二首 王炎 〔宋代〕
山远烟蒙树,汀回水啮沙。 云阴初解驳,春色已光华。 土润麦争秀,日蒸桃欲花。 杜门无可喜,鹊语误楂楂。
白话文翻译:
远山朦胧,烟雾缭绕树木, 水边回流,轻啮沙岸。 云层初散,阳光洒落, 春色已显,光彩夺目。 土地湿润,麦苗竞相生长, 阳光炽热,桃花即将绽放。 闭门不出,无事可喜, 鹊鸟鸣叫,误以为喜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变化,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至时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山、水、云、麦、桃等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可能是在家中闭门不出时,通过观察窗外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春天的喜悦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精准捕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山远烟蒙树”一句,以朦胧的烟雾勾勒出远山的轮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云阴初解驳,春色已光华”则进一步以云层的散开和春色的光彩,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后两句通过对麦苗和桃花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通过对山、水、云、麦、桃等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传递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山远烟蒙树”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山清晰可见 B. 山朦胧不可见 C. 山被云雾遮挡 D. 山被阳光照耀
“云阴初解驳”中的“解驳”是什么意思? A. 散开 B. 聚集 C. 消散 D. 凝结
诗中“土润麦争秀”表达了什么? A. 土地干燥 B. 麦苗枯萎 C. 麦苗竞相生长 D. 麦苗被虫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