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立秋》

时间: 2025-05-13 14:38:21

诗句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4:38:21

原文展示:

立秋
方岳 〔宋代〕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日子里,我独自寻觅诗句,藕花的香气在凉爽的水风中显得格外迷人。随着凉意的加深,我突然觉得诗句难以创作,索性把它交给了梧桐树下的夜雨声。

注释:

  • 藕花:指荷花的果实部分,象征着夏季的余韵。
  • 香冷:表示香气在凉爽的风中,更显得清新。
  • 付与:意味着将某事物交给,寄托于。

典故解析:

“梧桐夜雨”是一个常见的意象,梧桐树常被视为孤独、冷清的象征,夜雨则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此处暗指诗人在秋夜的孤寂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季华,号澄江,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立秋之际,正值季节更替,作者在这个时节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及内心的孤独,故而寻求诗歌的寄托。

诗歌鉴赏:

《立秋》一诗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转换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变化。开篇以“秋日寻诗独自行”引入,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秋日的静谧中寻求灵感的情景。接着,藕花的香气与凉风的交融呈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秋意。这种环境下,诗人感受到的凉意让他意识到创作的困难,似乎秋天的气息带走了他内心的热情与灵感,于是决定将这样的感觉交给夜雨声,借雨声倾诉内心的孤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真切表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日寻诗独自行”:描绘诗人在秋日的宁静中独自寻找创作灵感。
    • “藕花香冷水风情”:通过藕花的香气与凉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 “一凉转觉诗难做”:随着凉意的加深,诗人感受到创作的困难,似乎秋天的到来使诗意变得难以把握。
    • “付与梧桐夜雨声”:最终选择将这种孤独与难以表达的情感寄托于夜雨声中,显得无奈而又深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雨声”比作一种可以寄托情感的媒介,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
    • 拟人:藕花的香气与水风情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怀,反映了季节变迁带来的孤独与创作的困难,同时也展示了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关系。

意象分析:

  • 藕花:象征着秋天的残留,传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凉风:代表着季节的转变,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凉意。
  • 梧桐:常与孤独相联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藕花香冷水风情”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秋天的孤独
    B. 夏天的热情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生机

  2. 诗人选择将情感“付与梧桐夜雨声”,这表明他对什么的寄托? A. 对友谊的渴望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孤独的感慨
    D. 对诗歌的追求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的《秋夕》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情感和景象。
  • 《秋词》:李白的《秋词》也表达了对秋季的思考与感受。

诗词对比

  • 方岳的《立秋》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前者更注重个人的孤独与创作的难度,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秋天带来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词的修辞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少年游 凤衔杯 菩萨蛮 菩萨蛮 端正好 端正好 端正好 端正好 踏莎行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磨穿铁砚 单耳刀的字 瓜字旁的字 粘花惹草 靣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包含函的成语 毛字旁的字 阴克 犬马齿穷 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魂丧神夺 降贵纡尊 油型气 致知格物 莫逆交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显任 包含绸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