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5:3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5:38:53
挽王伯英
作者: 陈深 〔宋代〕
之子尤谦抑,亲曾奉酒卮。
怀才嗟未用,抱疾竟难知。
岁暮风霜惨,天寒草木萎。
壮年今已矣,慷慨有馀悲。
这位年轻人本是谦逊有礼,曾经亲自为我斟酒。
他怀才却无处施展,身患疾病却无人知晓。
岁末时节寒风凛冽,天寒地冻草木枯萎。
壮年时光已然流逝,心中只剩满满的悲伤与慷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怀才嗟未用”反映了古人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类似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
作者介绍:
陈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著称。生活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写作此诗时,王伯英可能是陈深的朋友或同事,因王的健康状况或遭遇而感慨,表达了对其遭遇的同情与惋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有才华却不得志者的普遍态度。
《挽王伯英》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惋惜的悼诗。诗中通过对王伯英的怀才不遇及身体状况的描绘,展现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首句“之子尤谦抑”中,作者以谦逊的姿态来赞美王伯英,开篇便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的“怀才嗟未用”,不仅反映了王伯英的才华未能施展,也暗示了社会对才华的无情。在“岁暮风霜惨”中,诗人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环境结合,表现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最后以“壮年今已矣”收尾,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内心的悲伤愈发深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王伯英的哀悼,表达了对有才之士遭遇不幸的同情,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追求,蕴含了深沉的悲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挽王伯英》更侧重于对个体遭遇的同情,而《将进酒》则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放纵。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人生时选择的不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