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58
梦扬州
言愁与慎斋中翰
作者: 张槎 〔清代〕
我言愁。愁未了公也言愁。
总是愁人,索性言尽方休。
燕市里有予落魄,先生挈以为俦。
钗钿盒,炊梦臼,君与我总相侔。
岂料新来更愁。
且搁起予愁,独话君愁。
散尽千金,一纸左券空留。
唏嘘叹也因而笑,尽堪怜短发盈头。
这都是,盘根错节,尝试吴钩。
我说愁,愁还未了,你也在说愁。
总是愁人,索性说个痛快才罢休。
在燕市上我落魄,先生把我当朋友。
钗钿盒、炊梦臼,你我两人都相同。
哪里知道最近又增添了愁。
先放下我的愁,单独说说你的愁。
花尽千金,一纸契约空留下。
唏嘘叹息也无奈,只能笑,实在让人怜惜短发如丝。
这一切,都是错综复杂,尝试着吴钩的滋味。
张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创作闻名。他的诗作常带有深厚的个人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艰辛与困惑。
《梦扬州》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士人普遍感受到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人借愁字抒发内心的压抑与思考。
《梦扬州》是一首充满愁绪的诗,诗人通过对愁的反复吟唱,展现出自己内心的无奈与彷徨。诗的开头便直入主题,“我言愁”与“公也言愁”交替出现,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共鸣与理解。接着,通过对燕市的描绘,诗人表现了自己落魄的生活,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过往美好的怀念。
钗钿盒与炊梦臼的并列,暗示着生活的对立与复杂,象征着美好与现实的矛盾。而“散尽千金,一纸左券空留”,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物质与情感上的失落,契约的空留让人感到无比惋惜。
最后,诗人以“唏嘘叹也因而笑”收尾,显示出一种无奈的豁达,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再苦,也要学会笑对。这种情感的交替与冲突,恰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愁苦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愁苦既是个人的,也是普遍的,诗人在愁中寻找共鸣,在共鸣中体悟人生的复杂与美好。
诗中提到的“燕市”指的是哪个城市?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愁苦?
诗中“散尽千金,一纸左券空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