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5:17
送楚建中颍州法曹
——欧阳修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这首诗的意思是:
华丽的车马在西京盛行,往年相府的荣耀。
我曾陪同你参加鹿鸣宴,认识了洛阳的士人。
我们一起感叹长沙,空有许劭的评述。
令人惋惜的是桃李树,何时才能见到它的阴影成荫?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他致力于文学的改革,倡导“文以载道”,作品涵盖诗、词、文、记等多个领域。
这首诗创作于欧阳修送别朋友楚建中时,表达了对朋友前途的祝福以及对昔日荣华的感慨,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分为四联,表面上是送别之作,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的开头以“冠盖盛西京”描绘出当年相府的辉煌,展现了权势之美;接着提到“曾陪鹿鸣宴”,不仅反映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表明了他们曾共同追求理想的经历。
在中间部分,诗人转而抒发对长沙的感叹,暗示即便有许劭的评论,也无法改变现实的空虚。这一转折使得诗意更加深邃,传达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失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一句,既是对教育和后代期望的寄托,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幻灭,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例如“冠盖盛西京”与“桃李树”的对比,反映出权力与理想的差距,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整首诗通过送别之际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欧阳修的《送楚建中颍州法曹》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B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中的“桃李树”象征什么?
A. 权力
B. 友谊
C. 教育与希望
答案:C
“冠盖盛西京”中的“冠盖”指的是什么?
A. 车马和官员
B. 书籍和文人
C. 花草树木
答案:A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期待,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人生的感悟,但欧阳修的诗更侧重于对往昔的回忆与时光的感慨,而王勃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