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1: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32:26
南郭子綦隐,西郊杜老居。
风流如异代,臭味本吾庐。
高阁深繙贝,虚堂静散书。
经旬想颜色,着雨问何如。
南郭的子綦隐居在此,西郊的杜老则住在那边。
他们的风流才华仿佛来自于不同的时代,而我家本来的臭味却是自己的庐舍。
高阁中翻阅着深厚的书籍,空荡的堂屋里静静地散落着书信。
经过了好几天,我在想这幅景象,淋着雨问:这样如何呢?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作品多以抒怀见长,风格清新,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社会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大暑时节,李弥逊在南楼上遥望西庵,感受到隐士生活的寂寞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反映出当时士人的情怀与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南郭子綦和杜老生活情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中提到的两位士人,分别象征着不同的风流才华,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生活的反思。诗人在高阁中翻阅书籍,体现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和内心的孤独。虚堂静散的书信,则暗示了他与外界的隔绝与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诗人以“经旬想颜色,着雨问何如”结尾,表达了在长时间的思考后,心中对生活的疑惑与反思。这种情感的深邃和细腻,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加丰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隐士是指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子綦
D. 陶渊明
“风流如异代”暗示什么?
A. 隐士的才华超越时代
B. 现实生活的无奈
C. 诗人的思念
D. 书籍的重要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隐士情怀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似,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弥逊更多地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