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盘谷砚歌寄酬衎石兄》

时间: 2025-04-28 09:24:45

诗句

少读《昌黎集》,梦想盘之中。

大行山字老未识,何缘脚踏幽人宫。

吾兄知我饶砚癖,为致盘中一片石。

面含浅紫背深碧,泉甘土肥养玉液。

况有陇西隐君此焉宅,卢老韩公共游屐。

斯文元气久蕴积,能使凤味龙尾皆辟易。

我今对此砚,却忆贞元初。

吐蕃大入寇,烽火传边隅。

西川节度屡破敌,庶几不愧大丈夫。

鬼夷此日负海嵎,天子宵旰劳远谟。

楼船将军盛兵卫,轻裘坐展筹海图。

书生不能草羽书,枉持一砚频欷歔。

砚兮砚兮吾语汝,但愿龙起大泽驱天吴。

一朝灭此釜底鱼,远行不劳吉日出。

采山钓水容吾徒,平沙绿浪榜方口。

与兄穷探极览相嬉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24:45

原文展示

少读昌黎集,梦想盘之中。
大行山字老未识,何缘脚踏幽人宫。
吾兄知我饶砚癖,为致盘中一片石。
面含浅紫背深碧,泉甘土肥养玉液。
况有陇西隐君此焉宅,卢老韩公共游屐。
斯文元气久蕴积,能使凤味龙尾皆辟易。
我今对此砚,却忆贞元初。
吐蕃大入寇,烽火传边隅。
西川节度屡破敌,庶几不愧大丈夫。
鬼夷此日负海嵎,天子宵旰劳远谟。
楼船将军盛兵卫,轻裘坐展筹海图。
书生不能草羽书,枉持一砚频欷歔。
砚兮砚兮吾语汝,但愿龙起大泽驱天吴。
一朝灭此釜底鱼,远行不劳吉日出。
采山钓水容吾徒,平沙绿浪榜方口。
与兄穷探极览相嬉娱。

白话文翻译

我很少读昌黎的诗集,常常在梦中想念那块砚台。大行山的字我尚未识别,怎么会踏入这位隐者的庭院呢?我兄弟了解我对砚台的偏爱,为了这一片石头特意送给我。它的表面是浅紫色,背面深碧,泉水甘甜,土壤肥沃,养育了这块玉石。更何况陇西的隐士就在这里安居,卢仝和韩愈都曾在此游玩。文人的气质和才华长期积淀,能够使凤的味道和龙的尾巴都为之退避。如今面对这块砚台,我却想起了贞元年间。吐蕃大举入侵,烽火传遍边疆。西川的节度使屡次打败敌人,勉强不辜负大丈夫的名声。那时的鬼夷背负海石,皇帝为此夜以继日地筹划远大的谋略。楼船将军整装待发,轻裘坐在船上展看海图。书生不能写下羽书,白白拿着一块砚台频频叹息。砚啊砚啊,我对你说,希望龙能从大泽中升起,驱赶天吴。只要能够消灭这锅底下的鱼,就不用再等待吉日出行了。采山钓水陪伴我的朋友,平沙绿浪中划着小船。与兄弟一起极尽探讨游玩之乐。

注释

  • 昌黎集: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的诗集。
  • 盘中一片石:指的是砚台,古人常用石头制成的砚台用以研墨。
  • 陇西: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是唐代著名的文人聚集地。
  • 贞元:指唐代贞元年间,时间上大约是公元785-805年。
  • 吐蕃:指的是古代西藏的一个政权。
  • 鬼夷:指的是南方的少数民族,古代常用以指代敌对的外族。
  • 龙起大泽:象征着国家的兴旺和人才的涌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泰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工整的诗句和对砚台的热爱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文人生活与自然景象,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古代文化的崇尚和对砚台这种文房四宝的热爱。诗中通过砚台引入对历史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盘谷砚歌寄酬衎石兄》是一首充满文人情怀的诗作。首先,诗的开头便以对砚台的渴望引入,展现了作者对文房四宝的深厚情感。砚台不仅是书写的工具,更是文人气质的象征。诗中提到的“浅紫背深碧”,极具视觉冲击力,生动地描绘了砚台的美丽,突显出其珍贵之处。

接着,诗人回忆起贞元年间的历史背景,吐蕃入侵的烽火与西川节度使的奋战,展现了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与责任感,体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最后,诗人在对砚台的叙述中带有一丝哲理,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希望龙能从大泽中升起,象征着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美好愿望,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文人对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十分突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读昌黎集:诗人表明自己对韩愈诗集的阅读不多,暗示对古代文学的渴望。
  2. 梦想盘之中:表达了对砚台的向往。
  3. 大行山字老未识:表现了诗人对文学知识的谦虚。
  4. 何缘脚踏幽人宫:暗示诗人与隐士的渊源。
  5. 吾兄知我饶砚癖:提到兄弟对自己爱好砚台的了解。
  6. 为致盘中一片石:兄弟送砚台的动机。
  7. 面含浅紫背深碧:砚台的美丽描写。
  8. 泉甘土肥养玉液:强调砚台的优良材料。
  9. 况有陇西隐君此焉宅:提到文化名人聚集的地方。
  10. 卢老韩公共游屐:表明与文学前辈的关系。
  11. 斯文元气久蕴积:文人气质的积淀。
  12. 能使凤味龙尾皆辟易:文人魅力的体现。
  13. 我今对此砚,却忆贞元初:对历史的回忆。
  14. 吐蕃大入寇:提到历史事件。
  15. 烽火传边隅:描绘战争的紧迫感。
  16. 西川节度屡破敌:强调抗敌的斗志。
  17. 庶几不愧大丈夫:表达对大丈夫气概的追求。
  18. 鬼夷此日负海嵎:提到敌对民族的威胁。
  19. 天子宵旰劳远谟:描绘皇帝的辛劳。
  20. 楼船将军盛兵卫:展现军事的安排。
  21. 轻裘坐展筹海图:表现出对战略的重视。
  22. 书生不能草羽书:表达书生的无奈。
  23. 枉持一砚频欷歔:表现出对砚台的叹息。
  24. 砚兮砚兮吾语汝:对砚台的直接呼唤。
  25. 但愿龙起大泽驱天吴:寄托希望。
  26. 一朝灭此釜底鱼:希望能解决困境。
  27. 远行不劳吉日出:表达对出行的期待。
  28. 采山钓水容吾徒:描绘悠闲的生活。
  29. 平沙绿浪榜方口:展现自然美景。
  30. 与兄穷探极览相嬉娱:表达与兄弟一起游玩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砚台比作一片美丽的石头,寓意深远。
  • 对仗:如“面含浅紫背深碧”,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对砚台的呼唤,赋予其生命,增加情感的亲密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砚台的描述,展现了文人对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希望,体现了诗人的文人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砚台:象征文人的学识与文化素养。
  • :象征着力量与希望,代表了对未来的美好寄托。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荡,反映历史的悲剧。
  • 水与山:代表自然的宁静与诗意,体现文人的闲适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昌黎集”是谁的作品?

    • A. 李白
    • B. 韩愈
    • C. 杜甫
  2. 诗人对砚台的颜色描述为:

    • A. 浅蓝背深红
    • B. 浅紫背深碧
    • C. 浅绿背深黄
  3. 诗中提到的“贞元初”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时期?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答案

  1. B. 韩愈
  2. B. 浅紫背深碧
  3. A. 唐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 - 陆游
  • 《题临安邸》 - 林升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口》:同样描绘了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 《题临安邸》:通过描写临安的美景,引发对时局变迁的思考,情感基调相近,都是文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文化概论》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王学士所藏王孟端老桧苍崖图 龙支行 敦煌曲 陈员外奉使西域周寺副席中道别长句 赠笔工陆继翁 天厩神兔歌 维扬怀古 早行 行营夜雨 晓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恨入骨髓 属病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虚骄恃气 高字旁的字 有脚书厨 欠字旁的字 开闸 至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廾字旁的字 循名课实 诬胁 能争惯战 分片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睿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