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敦煌曲》

时间: 2025-05-24 23:42:38

诗句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

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

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

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

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42:38

原文展示: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白话文翻译: 吐蕃的勇士面色如赭石,驱赶着胡马进入黄河。七关之地萧条无人,战场上白骨纵横。敦煌的壮士抱着武器哭泣,四周胡笳声急促。烽火断绝,鸟儿也不飞,十一年来城池未解围。传往长安的檄文始终未到,借来的回纥兵也未曾归来。愁云惨淡连接着荒漠,北风卷地吹起雪花。将军傍晚还控制着锦鞯,壮士夜晚依旧穿着铁衣。城中用绫换取斗麦,决心在决战中宁愿死于锋利的箭矢。一旦胡虏突然登上城墙,城上响起凄凉的羌笛声。当时被迫穿着胡人的服饰,至今还藏着唐朝的衣服。每年寒食节思念中原,依旧穿着衣冠望乡哭泣。老身幸存,衣服还在箱子里,官军何时才能驰骋献捷?

注释:

  • 吐蕃:古代藏族政权名,这里指吐蕃的军队。
  • 赭:赤褐色。
  • 七关:指七个重要的关隘。
  • 戈:古代兵器。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
  •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回纥:古代民族名,曾与唐朝有军事联盟。
  • 锦鞯:装饰华丽的马鞍垫。
  • 铁衣:铁制的战衣。
  • 锋镝:锋利的箭头。
  • 左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与中原的右衽相对。
  •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的风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关切。此诗描绘了敦煌被围困的悲惨景象,反映了边疆战乱和人民的苦难。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明代,当时边疆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敦煌的困境,表达了对边疆安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悲壮的情感,描绘了敦煌被围困的惨状。诗中“吐蕃健儿面如赭”和“敦煌壮士抱戈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奈。“烽烟断绝鸟不飞”和“愁云惨淡连荒漠”则进一步加深了战乱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战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吐蕃健儿面如赭”:描绘吐蕃士兵的勇猛和战争的紧张气氛。
  • “走入黄河放胡马”: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动态。
  • “七关萧索少人行”:反映了战乱导致的荒凉景象。
  • “白骨战场纵复横”:描绘了战场的惨烈。
  • “敦煌壮士抱戈泣”:表达了士兵的无奈和悲愤。
  • “四面胡笳声转急”:增强了战场的紧张感。
  • “烽烟断绝鸟不飞”:突出了战乱的持久和严重。
  • “愁云惨淡连荒漠”: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加深了战乱的氛围。
  • “将军锦鞯暮还控”:描绘了将军的坚守。
  • “壮士铁衣夜犹著”:表达了士兵的忠诚和勇敢。
  • “城中匹绫换斗麦”:反映了战时的物资匮乏。
  • “决战宁甘死锋镝”:表达了士兵的决心和牺牲精神。
  • “一朝胡虏忽登城”:描绘了战局的突变。
  • “城上萧萧羌笛声”:通过音乐表达了悲凉的情感。
  • “当时左衽从胡俗”:反映了被迫接受异族文化的无奈。
  • “至今藏得唐衣服”:表达了对自己文化的坚守。
  • “年年寒食忆中原”:表达了思乡之情。
  • “还著衣冠望乡哭”:通过具体的动作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 “老身幸存衣在箧”:表达了对自己幸存的感慨。
  • “官军几时驰献捷”: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官军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吐蕃健儿面如赭”,用“赭”比喻士兵的面色。
  • 拟人:如“愁云惨淡连荒漠”,将“愁云”拟人化。
  • 对仗:如“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以及对和平的渴望。通过描绘敦煌被围困的惨状,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深切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吐蕃健儿”、“黄河”、“白骨战场”、“胡笳声”、“烽烟”、“愁云”、“荒漠”、“北风”、“雪”、“锦鞯”、“铁衣”、“锋镝”、“羌笛声”、“左衽”、“唐衣服”、“寒食”、“衣冠”、“乡哭”、“衣在箧”、“官军”、“驰献捷”。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悲壮氛围,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动作,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士兵的无奈、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吐蕃健儿面如赭”中的“赭”是什么意思? A. 红色 B. 赤褐色 C. 黄色 D. 黑色
  2. “烽烟断绝鸟不飞”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和平的景象 B. 战乱的严重 C. 自然的美丽 D. 鸟儿的自由
  3. 诗中“年年寒食忆中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厌恶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和平的渴望 D. 对官军的期待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和曾棨的《敦煌曲》都反映了边疆的战乱和士兵的苦难,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赞美和对和平的向往,而曾棨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战乱的惨状和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中国古代战争诗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夜冲虚观听羽人奏乐 过朱明洞 始渡罗阳水历诸峰 宴春台 其七 哭韩积中二首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春日郊行和郭希鲁二首 送杨德润赴礼部试 题苦竹寺海棠洞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魏的笔顺怎么写?这份魏字笔顺详解,让你不再为笔顺发愁_汉字笔顺学习 巾字旁的字 表示笑的四字词语大全_带笑的成语及解释 军垦 铲头 拖人落水 无为自成 土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土字旁的字 13画汉字人名大全_13画字用于名字的汉字详解 砥砺廉隅 追呼 没卫饮羽 頁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拿腔做样 真修 幾字旁的字 渍渍 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