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1:0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07:01
原文展示:
淮南舟中 曾棨 〔明代〕
远戍鸡声晓,遥堤柳色浓。 断云京口树,残月广陵钟。 箫鼓官船发,图书御宝封。 朝臣多扈从,冠佩日相逢。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边塞,鸡鸣声宣告着黎明的到来,远处的堤岸上,柳树的绿色显得格外浓郁。 京口的树木间,云彩断断续续,广陵的钟声在残月下回荡。 官船上箫鼓齐鸣,载着封好的图书和御宝出发。 朝中的大臣们多数随行,他们的冠冕和佩饰在日光下交相辉映。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棨,号南溪,江西南昌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此诗可能是在他随皇帝出行时所作,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随行的朝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曾棨随皇帝南巡时所作,描绘了从京口到广陵的旅途景色,以及随行的朝臣们的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朝臣随行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庄严和朝臣的威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边塞鸡鸣为起点,描绘了一幅从远戍到京口再到广陵的旅途画卷。诗中“远戍鸡声晓”一句,以鸡鸣声宣告黎明的到来,寓意着新的一天的开始。“遥堤柳色浓”则进一步以柳树的绿色来象征生机勃勃的春天。后两句通过对京口和广陵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最后两句则转向对随行朝臣的描写,通过“箫鼓官船发”和“朝臣多扈从”等句,展现了旅途的庄严和朝臣的威仪。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旅途的庄严和朝臣的威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描绘和对随行朝臣的描写,展现了旅途的庄严和朝臣的威仪,传达了旅途的庄严和朝臣的威仪。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远戍鸡声晓”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夜晚的宁静 B. 黎明的到来 C. 黄昏的景色 D. 午后的炎热
“遥堤柳色浓”中的“柳色”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萧瑟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生机 D. 夏天的繁茂
诗中的“箫鼓官船发”描绘了什么情景? A. 官船的出发 B. 官船的停靠 C. 官船的航行 D. 官船的归来
“朝臣多扈从”中的“扈从”指的是什么? A. 随从的士兵 B. 随行的大臣 C. 随行的仆人 D. 随行的家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