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12
原文展示:
过刘伶宅 曾棨 〔明代〕
旧宅无人住,荒墟有路歧。 一生浑是醉,万古复何悲。 白首衔杯处,青山荷锸时。 最怜独醒者,高冢亦累累。
白话文翻译:
曾经有人居住的宅子现在空无一人,荒废的遗址上分出了多条小路。 他一生似乎都在醉酒中度过,千百年过去了,还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 白发苍苍时还在举杯畅饮,年轻时在青山下扛着锄头劳作。 最令人怜悯的是那些清醒的人,他们的坟墓也一座接一座,密密麻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通过对刘伶宅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生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游历或经过刘伶故居时所作,通过对刘伶宅的荒废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刘伶宅的荒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旧宅无人住,荒墟有路歧”描绘了刘伶宅的荒凉景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一生浑是醉,万古复何悲”则通过刘伶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虚无和历史循环的感慨。最后两句“最怜独醒者,高冢亦累累”则通过对“独醒者”的怜悯,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悲剧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清醒者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刘伶宅的荒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清醒者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旧宅无人住”指的是谁的故居? A. 刘伶 B. 李白 C. 杜甫 D. 苏轼
诗中“一生浑是醉”形容的是谁的生活状态? A. 作者自己 B. 刘伶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最怜独醒者”中的“独醒者”指的是什么人? A. 醉酒的人 B. 清醒的人 C. 诗人 D. 历史人物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