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枕上六言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8 04:17:55

诗句

寒更寂历向晓,短梦参差屡惊。

鸡鸣似唤我醒,犬吠知有人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7:55

原文展示:

寒更寂历向晓,
短梦参差屡惊。
鸡鸣似唤我醒,
犬吠知有人行。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深夜里,寂静渐渐接近黎明,
我在梦中不断惊醒,梦境参差不齐。
听见鸡鸣,仿佛在叫我醒来,
犬吠声则告诉我有人走过。

注释:

  • 寒更:寒冷的夜晚,指夜深人静的时刻。
  • 寂历:寂静而悠久,形容夜晚的静谧。
  • 短梦:短暂的梦境,形容梦的内容零散或不完整。
  • 参差:形容不齐、不整齐的样子。
  • 鸡鸣:鸡叫声,常被用作清晨的标志。
  • 犬吠:狗叫声,通常是对人或外界事物的反应。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鸡鸣和犬吠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描绘清晨的情景,表现自然界的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清白,苏州人,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以田园生活为寄托,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诗歌鉴赏:

《枕上六言二首 其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通过对梦境的回忆和对自然声响的感知,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清醒的情感。诗的开头“寒更寂历向晓”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而静谧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深夜的寂寥。接下来的“短梦参差屡惊”,则通过“短梦”这一意象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不安,梦的“参差”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完整。

“鸡鸣似唤我醒”,鸡鸣声的响起,既是自然的呼唤,也是内心对新一天的期盼,唤醒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犬吠知有人行”则不仅描绘了外界的动静,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生活的真实。这首诗通过夜晚的静谧与清晨的声音,展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寒更寂历向晓:在寒冷的夜里,静谧的气氛逐渐接近黎明。
    • 短梦参差屡惊:短暂而零散的梦境让我多次惊醒。
    • 鸡鸣似唤我醒:鸡的叫声像是在召唤我醒来。
    • 犬吠知有人行:狗的吠叫声让我知道有人经过。
  • 修辞手法

    • 拟人:鸡鸣和犬吠被赋予了呼唤和告知的功能,使得自然界生动起来。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到清晨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清醒。

意象分析:

  • 寒更:象征孤独、寂静的夜晚。
  • 短梦:代表内心的迷茫和不安。
  • 鸡鸣、犬吠:象征生活的气息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晚上
    • B. 清晨
    • C. 深夜
    • D. 黄昏
  2. 诗中“短梦参差屡惊”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安宁
    • B. 惊恐
    • C. 迷茫
    • D. 快乐

答案

  1. C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枕上六言二首 其一》和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中的声音,但《鸟鸣涧》更注重自然的和谐,而《枕上六言》则突显了人的孤独与清醒。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范成大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快哉亭 李固道中怀寄杜邯郸 忆秦娥·晓朦胧 过澶魏被水民居二首之一 感兴六首 东阳叹 送彭城周主簿建中移黄县令 内翰出龙眠居士写真图 念彩云/夜游宫 念彩云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三出小市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超轶 月攘一鸡 珍禽异兽 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遗略 恂恂善诱 七宝莲池 酒色之徒 酉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糸字旁的字 黑滋滋 食字旁的字 羸患 宾客盈门 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