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枝 其十二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时间: 2025-04-27 04:41:49

诗句

廉明太守来姊归。

千家万家香午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41:49

原文展示:

竹枝 其十二
廉明太守来姊归,
千家万家香午坎。

白话文翻译:

廉明的太守带着姐姐回家,
千家万户的香气在午后弥漫。

注释:

  • 廉明:形容清廉明理,指的是太守的品德高尚。
  • 太守:指地方官员,通常负责治理一个地区。
  • 来姊归:姐姐回家。
  • 香午坎:这里的“香”形容午后时分的香气,可能指的是田间的香气或家家户户的饭菜香。

典故解析:

此诗虽短,但通过“廉明太守”一词,传达出对官员清正廉明的赞美,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家万家”的意象,表现了普遍的幸福和温馨的气氛,这种对生活美好的描绘,常见于古诗词中,传递出一种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彦,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称,常描绘田园风光和社会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民众生活逐渐富裕的时期。诗歌通过简洁的描写,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廉官吏的赞美。

诗歌鉴赏:

《竹枝 其十二》是一首描绘清新生活的诗作,诗的开头“廉明太守来姊归”,通过对官员清廉的描绘,展示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诗中的“千家万家香午坎”,则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和谐的社会景象,午后的香气不仅升腾于田间,也渗透到每一个家庭中,体现出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诗中并未涉及复杂的情感,而是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的平易近人,虽无华丽的辞藻,却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诗人在描绘社会和谐时,融入了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令人倍感亲切。此诗不仅是对官员的赞美,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充分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廉明太守来姊归:描绘了官员的清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的钦佩及社会对好官的期待。
  2. 千家万家香午坎:展现了人们生活富足、和谐的画面,传递出一种生活的温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作为人们生活美好的象征。
  • 对仗:诗行之间有和谐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廉明:象征着清正廉洁的官吏。
  • 香气: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美好,体现了社会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廉明太守”的意思是: A. 腐败的官员
    B. 清廉的官员
    C. 普通的村民
    D. 退休的官员

  2. “千家万家香午坎”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A. 花香
    B. 饭菜香
    C. 草香
    D. 书香

  3. 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员的批评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恐惧
    D. 对悲伤的感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与《竹枝 其十二》的“千家万家香午坎”都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但《春晓》更注重个人的感受,而《竹枝 其十二》则强调社会的整体和谐。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资中早春 夜听琵琶三首 登楼 山郭风雨朝霁怅然秋思 彭州萧使君出妓夜宴见送 忆江南旧游二首 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十四韵刻于石壁 酬彭州萧使君秋中言怀 山寺题壁 野望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骋怪 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倒结尾的成语 大捞一把 好语如珠 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黑眚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采字旁的字 报效万一 陈规陋习 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囷仓 老而不死是为贼 神机鬼械 雨字头的字 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