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0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08:39
送陈大著知蕲州分韵得辉字
魏了翁
陈侯海内秀,满腹贮明玑。
十岁能属文,提笔登王畿。
上嘉鲁论对,亟授九品衣。
二十隮膴仕,昱昱五采翚。
一十搴殊科,寻闯师氏闱。
四十复见徵,云步何峨巍。
蓬莱三千丈,径上陵紫微。
雇怀蕲春胜,骢马黄金鞿。
我来今二年,几度与客违。
於君再为寮,临分重依依。
风节耐岁晚,富贵特晨晞。
前后继二吕,迄今借光辉。
相期久远看,努力追前徽。
这首诗献给陈大著,他在海内外都很杰出,才华横溢。年仅十岁便能写出文章,提笔时就能进入王畿(即京城)。在上面我赞赏了他的论对,急忙授予他九品的官服。到二十岁,他已经显露才华,光彩照人。三十岁时,他在科举中获得了优秀的成绩,顺利进入师氏的门下。四十岁再次得到征召,步伐如云般高峻。蓬莱山高三千丈,直通紫微星。可他却渴望蕲春的胜地,骑着骢马,装饰着黄金鞿。我来到这里已有两年,几次与朋友失散。在与你分别时,感情格外深厚,依依不舍。风节虽耐岁晚,富贵却是晨光初现。前后继承了二吕的荣光,至今仍然借着他的光辉。期待未来的重聚,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
魏了翁(约1190年—约1250年),字子安,号少微,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词人、书法家,作品以清丽见长,常以自然为题材,擅长描写人物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写于魏了翁与陈大著的友谊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与祝福。诗中回顾了陈大著的成长历程,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下人才的出头之路。
这首诗展现了魏了翁对友人的热情赞美与深情祝愿。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诗人将陈大著的才华与成就一一勾勒,表达了对其未来发展的期盼。诗中不仅有对陈大著成长历程的回顾,更有对未来的殷切希望。
整首诗的结构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绘了陈大著的才华与仕途,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与陈大著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蓬莱三千丈”,既是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也是对人生高度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在修辞手法上,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使得诗句韵律感强,意象鲜明。整首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体现了时代对人才的重视与期待。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陈大著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对成长历程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与期盼,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成功与理想的追求。
陈大著多大时能属文?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骢马黄金鞿”中的“骢马”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