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24:25
猗猗兰蔼,殖彼中原。
绿叶幽茂,丽藻丰繁。
馥馥蕙芳,顺风而宣。
将御椒房,吐薰龙轩。
瞻彼秋草,怅矣惟骞。
这首诗描绘的是兰花的繁茂与芬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慨。首先提到兰花的生长环境在中原,绿叶茂密,花朵丰盛,香气在风中飘散。接着提到要去迎接美好的气息,仿佛是在向龙轩吐露芬芳的气味。最后,诗人看着秋天的草地,心中感到惆怅与失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椒房”和“龙轩”可分别理解为高贵的居所与神秘的气息,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兰花自古以来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嵇康(223年-262年),字叔夜,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哲学家,主张“清谈”。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魏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有忧国之情,而诗中则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知与情感寄托。兰花作为一种高洁植物,常常被古人视为品格的象征,诗人在描写中通过细腻的笔触,赋予了兰花以生命和灵魂。全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绿叶”“丽藻”“馥馥蕙芳”等词汇,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气息,给读者以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
尤其是最后一句“瞻彼秋草,怅矣惟骞”,通过对秋草的描绘,使得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秋草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而诗人面对这一切又感到无奈与惆怅,这种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深刻体现了魏晋时期士人所承载的文化情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情感基调既有欢愉又有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猗猗”主要形容什么?
“瞻彼秋草”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的“椒房”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夜思》相比,嵇康的这首诗更注重对自然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感,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