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遐方怨 其四》

时间: 2025-04-26 21:20:35

诗句

麟髓簏,獭脂筒。

剪发涂眉,脱簪非关秋扇风。

却怜金井坠芳桐。

绕阑悲露草,两心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0:35

原文展示:

麟髓簏,獭脂筒。剪发涂眉,脱簪非关秋扇风。却怜金井坠芳桐。绕阑悲露草,两心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的妆扮与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用麟髓制成的梳子和獭脂制作的筒,暗示她精致的装扮。她剪发、描眉,取下发簪,似乎与秋天的扇风无关,反而是出于对往昔的怀念。她怜惜那金井旁落下的芳香梧桐,绕着栏杆悲伤的露草,两颗心在默默相思。

注释:

  • 麟髓:指的是用麒麟的骨髓制成的梳子,象征珍贵与美丽。
  • 獭脂:指的是獭皮的脂肪,常用于制作化妆品。
  • 剪发涂眉:描绘女子精心打扮的情景。
  • 脱簪:指的是女子取下头上的发簪,暗示心情的沉重。
  • 金井:指的是用于盛水的金色井,象征富贵与美好。
  • 芳桐:指的是香气扑鼻的梧桐树,象征思念与忧伤。
  • 绕阑:指的是围绕栏杆,表达了女子的徘徊与沉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岸登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晚上,诗人感受到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逝去爱情的怀念而作。清代社会中,女性的处境较为复杂,诗人通过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遐方怨 其四》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诗中通过对女性妆扮的描写,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的“麟髓簏,獭脂筒”便立刻抓住了读者的眼球,细致的描绘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位精致的女子。接着,诗人通过“剪发涂眉”这一细节,展现了她对美的追求与对往昔的怀念。此时,脱去发簪的动作暗示着一种心灵的解脱与无奈,似乎与周围的环境无关,却又分外刺痛。

“却怜金井坠芳桐”揭示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那金井旁的芳桐如同她心中美好的记忆,鲜活而又令人心痛。最后的“绕阑悲露草,两心红”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围绕着栏杆徘徊的她与“两心红”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之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脆弱与坚韧,构建了一个充满感伤而又美丽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麟髓簏,獭脂筒:开篇即以珍贵材质象征女子的美丽与精致。
  2. 剪发涂眉,脱簪非关秋扇风:女子在打扮中表现出的无奈,暗示与秋风的清冷无关,内心的苦楚才是关键。
  3. 却怜金井坠芳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芳桐成为思念的象征,唤起内心深处的情感。
  4. 绕阑悲露草,两心红:情感的交织,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以及那份难以言说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妆扮比喻为珍贵的物品,强调她的美丽。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如“绕阑悲露草”,体现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结构上相互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无奈,描绘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脆弱与坚韧,反映出清代社会中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麟髓:象征珍贵与美丽,反映出女子的身份与地位。
  • 獭脂:代表妆扮的精致,暗示对美的追求。
  • 芳桐:思念与忧伤的象征,唤起对过往的追忆。
  • 悲露草:隐喻着心中无法言说的情感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麟髓”和“獭脂”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美丽 C. 忧伤 答案:B

  2. “绕阑悲露草”中的“露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思念 C. 愤怒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秋扇风”与女子的心情有什么关系? A. 无关 B. 相关 C. 直接相反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表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与情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展现了同样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的对比:两者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静夜思》较为直接,而《遐方怨》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相关查询

春题二首 病起二首 銮驾东回 长安春 寄李左司 羯鼓 访僧不遇 春闺二首 铜雀妓二首 江上逢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王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橐驼之技 记注官 牙字旁的字 天魔外道 圣主垂衣 层山叠嶂 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刀锯 庆誉 木册 目不识丁 飞字旁的字 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旧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