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6:03
《遐方怨 其二》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花唾碧,泪珠红。裥衩仙裙,绛河春潮波不通。甃苔凄映绮疏栊。石华谁揽袂,问修容。
全诗翻译: 花瓣如青翠的唾液,泪珠似红色的琼浆。轻薄的仙裙在春潮中如绛河般无法流通。青苔凄凉地映衬着那疏朗的窗格。是谁在石头旁把手袖轻挽,向我询问容颜的美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绛河”可引申为美丽的事物,常用于描绘春天的美景;而“石华”则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象征着坚固与美丽的结合。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遐方怨》作为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恋情的思念与怨愤,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爱情与美的追求,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的“花唾碧,泪珠红”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悲伤的氛围。诗中“裥衩仙裙,绛河春潮波不通”的意象,传达了春天的美丽与情感的阻隔,暗示着爱情的无奈。接着“甃苔凄映绮疏栊”则营造了一种清冷的环境,与前面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最后一句“石华谁揽袂,问修容”引发对美的追求与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形象的向往与不安。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融入了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爱情时的无奈与渴望,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花唾碧”的意思是什么?
A. 花瓣翠绿
B. 花瓣鲜红
C. 花瓣干枯
D. 花瓣凋谢
“绛河春潮”的比喻意指:
A. 春天的热情
B. 春天的宁静
C. 春天的忧伤
D. 春天的繁华
诗中的“石华”象征着:
A. 坚固
B. 美丽
C. 生命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