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2:34
野菊
作者: 史铸 〔宋代〕
塞郊露蕊疏仍小,
瘦地霜枝细且长。
境僻人稀谁与采,
马蹄赢得践余香。
在边塞的郊外,露水中的野菊花稀疏而娇小;
在瘦弱的土地上,霜打过的枝条细长又纤细。
这里偏僻,人烟稀少,谁来采摘呢?
马蹄轻轻地踩踏在花香的余韵上。
史铸,宋代诗人,以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边塞自然环境的观察。通过描绘野菊的生长状态,表达了对生活在偏僻地方的人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的珍视。
《野菊》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诗人在边塞的郊外观察到的野菊花给了他深刻的感受。首句“塞郊露蕊疏仍小”,展现了边塞清晨的静谧与野菊的细腻,仿佛能感受到露水湿润的气息。接下来的“瘦地霜枝细且长”,则通过描写土地的贫瘠和霜打过的枝条,暗示了生长环境的艰辛。
“境僻人稀谁与采”,通过寥寥数语,表现出诗人对这个偏僻境地的感慨,似乎暗示着在这片美丽的自然中,孤独的身影和少有人问津的遗憾。最后一句“马蹄赢得践余香”则是诗歌的点睛之笔,马蹄轻轻踏过,留下一丝花香,仿佛将自然的美好与人世的匆忙联系在一起。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间孤独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描写野菊的生长与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孤独的哲思,反映出作者对生命坚韧和美好的感悟。
《野菊》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境僻人稀”是什么意思?
“马蹄赢得践余香”中的“余香”指的是什么?
比较史铸的《野菊》和陶渊明的《菊花》,两者都描写了菊花,但史铸更注重环境的艰难与孤独,而陶渊明则表现出对菊花的热爱与人生哲理,反映出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