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春晚舟行三首》

时间: 2025-07-27 21:38:05

诗句

病眼看花似梦中,可堪红紫半成空。

一年三月春馀几,枕上那闻昨夜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38:05

原文展示:

病眼看花似梦中,可堪红紫半成空。一年三月春馀几,枕上那闻昨夜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眼疾而无力欣赏春花的惆怅,仿佛在梦中看花,眼前的红花和紫花又有多少是完整的呢?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年三个月,躺在枕头上听到的,只有昨夜的风声。

注释:

  • 病眼:指诗人因眼病,看花时感到模糊,无法清晰地观察。
  • 红紫:指春天盛开的花朵。
  • 成空:比喻花朵凋零,失去光彩。
  • 一年三月春馀:指春天已经过去很久。
  • 枕上:指在床上,表示处于一种静谧的状态。
  • 昨夜风:指晚上的风声,引发对春天和花开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疏朗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因眼疾而无法欣赏眼前的美景,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景,表达了诗人因眼疾而无法欣赏春花的无奈与惆怅。开头“病眼看花似梦中”,用“梦中”这一比喻形象地传达了诗人眼前美景的模糊,既反映了其生理上的困境,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强烈渴望。接着“可堪红紫半成空”,则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的凋零与失落,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两句则转向时间的流逝,一年三月春天已过,诗人躺在床上,沉浸在微风的回忆中,给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细腻,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与自身的病痛之间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一种伤感和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病眼看花似梦中”:诗人因眼疾,眼前的花朵模糊不清,仿佛置身梦境。
    • “可堪红紫半成空”:面对盛开的花,诗人感到惋惜,很多花已凋零,失去光彩。
    • “一年三月春馀几”:春天已经过去很久,时间流逝,诗人感到无奈。
    • “枕上那闻昨夜风”:躺在床上,耳边回响着昨夜的风声,勾起对春天的追忆。
  • 修辞手法

    • 比喻:“似梦中”,将看花的状态比作梦境,增强了模糊感。
    • 对仗:如“红紫半成空”中“红紫”与“半成空”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分析:

  • 病眼:象征着诗人身体的虚弱与心灵的无奈。
  • 春花:代表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寓意着青春与希望。
  • 昨夜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有对往昔的怀念与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病眼”表达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 A. 身体健康
    • B. 眼睛模糊
    • C. 心情愉快
  2. “可堪红紫半成空”中“红紫”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秋天的叶
    • C. 冬天的雪
  3. 诗人躺在枕上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 A. 鸟鸣
    • B. 昨夜的风
    • C. 雨声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弥逊的《春晚舟行三首》与杜甫的《春望》均以春天为主题,但前者侧重个人的孤独感受,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李弥逊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个人情感,而杜甫则通过壮阔的背景反映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卢奉御自上都回见访 忆湖上 泸州 锦江蜀先主庙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瑶花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七 越州歌二十首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背若芒刺 甘字旁的字 哀结 鼎字旁的字 伏辰 无字旁的字 肆行不轨 进寇 刊刻 齊字旁的字 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短小精干 知书明理 朱弦疏越 包字头的字 花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