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9:14
原文展示:
天爵山 张舜民 〔宋代〕
耕者志於食,否则馁继之。 学者志於道,一为好爵縻。 本自不营利,间或与利期。 朝日入而处,暮日仰而思。 浮云蔽蔀屋,见前当自知。
白话文翻译:
农民的志向在于获得食物,否则就会挨饿。 学者的志向在于追求道义,一旦被高官厚禄所束缚。 原本并不追求利益,偶尔也会期待利益的到来。 早晨太阳升起时静坐,傍晚太阳落下时仰望思考。 浮云遮蔽了简陋的房屋,眼前的一切应当自己明白。
注释:
诗词背景: 张舜民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对比耕者和学者的志向,表达了对于追求物质与精神的不同态度,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耕者和学者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耕者的志向直接而实际,他们追求的是基本的生存保障;而学者的志向则更为高尚,他们追求的是道义和精神层面的满足。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学者一旦被世俗的利益所诱惑,就可能失去原本的追求。最后两句通过“浮云蔽蔀屋”的意象,暗示了现实中的障碍和困惑,以及个人应当自我觉醒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