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一作方干诗)》

时间: 2025-05-10 09:45:35

诗句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45:35

原文展示: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作者: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这个日子,钟鼓声喧闹,送别的队伍匆忙地装车。
晨曦中的厨房刚刚点燃新火,轻柔的柳条在清霜的映衬下显得暗淡。
我拿起镜子照看自己的白发,举杯与朋友谈论故乡。
每当看到儿女们的泪水,今天我自己也不禁沾湿了衣裳。


注释:

字词注释:

  • 离日:指送别的日子,清明。
  • 车徒:指乘车的人和赶车的马车夫。
  • 晓厨:早晨的厨房。
  • 轻柳:柔软的柳树。
  • 翻霜:指柳树因霜寒而变得黯淡。
  • 传镜:传递镜子,照镜看自己。
  • 华发:白发,常用来比喻年老。
  • 故乡:自己的家乡,情感寄托之地。
  • 儿女泪:儿女因为离别而流下的眼泪。

典故解析: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扫墓的日子,代表缅怀故人,寄托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华发”与“故乡”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乡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5年-约785年)是唐代诗人,祖籍今江苏扬州。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咏物抒情见长,作品多描写人情世事,富有人文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反映出清明节的文化背景和人们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作者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篇以“钟鼓喧离日”引入,生动地展现出送别的热烈气氛,同时也透出一丝离别的沉重。接着,诗人通过“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的描写,暗示着时光流逝和自然的变化,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展现了诗人对自身老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似乎在镜子中不仅看到了白发,也在回忆往昔的岁月。最后一句“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对儿女情感的共鸣,表达了离别带来的伤感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亲友的祝福,也有对离别的惆怅,体现了人们在清明节对生者与逝者的双重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诗中对亲情的细腻刻画使得这首诗在唐诗中显得尤为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钟鼓喧离日:钟声和鼓声热闹地响起,象征着送别的场景,暗示着一种庄重的仪式感。
  2. 车徒促夜装:车马匆忙准备,夜晚的送别显得急促,反映出离别的紧迫与不舍。
  3. 晓厨新变火:早晨厨房里刚刚点燃火,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也暗示着送别后生活的继续。
  4. 轻柳暗翻霜:柳树柔软却因霜寒而显得暗淡,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衰老,暗含着对离别的伤感。
  5. 传镜看华发:通过照镜子看见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自己老去的无奈与感慨。
  6. 持杯话故乡:举杯与朋友谈论故乡,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
  7. 每嫌儿女泪:每当看到儿女流泪,就会感到心痛与不安。
  8. 今日自沾裳:今天自己也因感动而泪水沾湿衣裳,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共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二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用“华发”比喻人老,深刻表现了生命的无常。
  • 意象:通过“轻柳”、“华发”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怀旧情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节送别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呈现出浓烈的人情味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鼓:象征送别的庄重与热闹,传达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 轻柳:象征柔软与脆弱,暗示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
  • 华发:象征衰老与时光的残酷,反映人们对生命的思考。
  • 故乡:象征归属与情感寄托,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时间的流逝
    C. 快乐
    D. 生命的希望

  2.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自然风光
    B. 离别与思乡
    C. 战争与和平
    D. 富贵与贫穷

  3. 诗中提到的“轻柳”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忍耐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描写了送别的情景,但王勃的作品更加突出理想与抱负,戴叔伦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温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通过这些资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泛舟夜归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其一 黄叶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送居仁之淮南转运使任 以上强村丛 木兰花慢 寄武曾 木兰花慢(和野渡赋菊) 木兰花慢 声越寄示此调,词旨哀婉似蒋鹿潭。微昭和之,余亦继声 木兰花慢 和陈思济 洞霄诗集卷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邻 長字旁的字 打通状 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让零 杯残炙冷 俛首帖耳 钩开头的成语 糹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千峰万壑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折文旁的字 据鞍读书 干字旁的字 一恸几绝 尹公 掿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