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7:37
《回沙闸成用可斋陈公韵》
作者:魏岘 〔宋代〕
一堰限溪江,七乡利耕稼。
卤汐回东溟,多水流仲夏。
仁哉王长官,一劳贻永暇。
长输不尽泽,绝胜晴雨乍。
旱魃纵肆威,恃此不足怕。
滴水一滴金,欲买真无价。
年来沙作崇,耄倪忧日夜。
役夫锸方举,贤帅车已下。
丰赀发公储,严祀阐神舍。
临流肃旌骑,问瘼穷隙罅。
买地开一吭,纳水通百汊。
山判不可移,石级谁敢跨。
董正有赞府,相视皆别驾。
仍忧曷尾闾,置栅抵立壩。
即此是商霖,何必骄阳化。
它山不可磨,钱秦特其亚。
这首诗描绘了修建沙闸对当地农业和水利的影响。诗人首先描述了沙闸的建设限制了溪水的流动,使周边七个乡村的农业受益。接着提到潮水回流的现象与仲夏时节的多雨,强调了王长官的辛劳与贡献,令百姓得以安闲。诗中提及长期的水源供给胜过时雨,反映了对旱灾的恐惧和对水利设施的依赖。诗人感叹一滴水的价值以及沙土日渐堆积带来的忧虑,描绘了工人们的辛勤工作与领导的决策。最后,诗人反思了自然环境的改变与人力的局限,表达了对未来水利治理的希望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魏岘,宋代诗人,以其自然清新的诗风和关注社会民生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水利、农业和地方治理,展现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此诗创作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水利设施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希冀。
《回沙闸成用可斋陈公韵》是一首关注水利与农业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注和思考。整首诗以沙闸的建设为线索,描绘了水利工程对周边乡村的深远影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水的珍贵与人们的劳动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农业与水利的紧密联系。
诗中的“长输不尽泽,绝胜晴雨乍”一句,强调了长久的水源供给的重要性,显示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同时,诗中对“旱魃”的提及,说明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在面对自然的威胁时,水利工程成为人们的希望,这种希望不仅是对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意象生动,表现手法灵活,既有现实的描写,又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描绘乡村生活的同时,流露出对未来的深思与期许,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歌的主题围绕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诗中提到的“旱魃”指的是什么?
“滴水一滴金”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对王长官的评价是:
对比魏岘的《回沙闸成用可斋陈公韵》和李绅的《悯农》,两首诗都关注农业与水利,但魏岘更侧重于水利设施对农业的影响,而李绅则强调农民的辛苦与自然的馈赠。两者在主题上互为补充,展现了不同的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