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2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5:35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
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
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在西楼月下当时相见,泪水不经意间抹去。
歌声刚落又忍不住皱眉,怨恨着那炉火的烟雾看不真切。
自从别离后,楼外的垂杨已经换了几次青春。
我在红尘中感到疲倦,常常想起楼中那流泪的人。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年-1110年),字叔原,号惭愧,山东人,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属于婉约派。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常表达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词人晚年,反映了他对青春流逝与往昔情感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通过月下的西楼场景,揭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全词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词人在月光照耀下的西楼中,回忆起与爱人相见的时光,泪水悄然滑落,似乎在诉说着难以言表的思念。
词的开头描绘了月下相见的情景,瞬间的美好与随之而来的离愁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歌罢还颦”,表现出词人对歌声的依恋与对相聚时光的眷恋,而“恨隔炉烟看未真”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烟雾弥漫,模糊了真实的情感,给人一种难以触及的遗憾。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此句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感情连接在一起,垂杨的细丝象征着青春的逝去,词人在世俗生活的疲惫中,时常回忆起楼中那位流泪的女子,情感的深邃与细腻令人动容。整首词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层层递进,表现了词人对往昔的深情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青春的感叹与对往事的深情追忆,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情感细腻,意境幽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晏几道
D. 杜甫
词中提到的“炉烟”象征什么?
A. 爱情的甜蜜
B. 现实的隔阂
C. 时间的流逝
D. 青春的朝气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怀念
C. 愤怒
D. 祝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