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答孔武仲》

时间: 2025-05-21 14:47:55

诗句

白发青衫不记年,相逢一笑暂欣然。

诵诗亹亹锯木屑,展卷骎骎下水船。

未肯尺寻分枉直,日知凿枘有方圆。

闲官更似杨州学,犹得昏昏书日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4:47:55

原文展示:

次韵答孔武仲
——苏辙

白发青衫不记年,相逢一笑暂欣然。
诵诗亹亹锯木屑,展卷骎骎下水船。
未肯尺寻分枉直,日知凿枘有方圆。
闲官更似杨州学,犹得昏昏书日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白发苍苍,穿着青衫的我已不再记得年岁,偶然相遇时相视一笑,让人心中一阵欢喜。诵读诗篇时声声琅琅,仿佛锯木屑的声音,而翻看书卷时又像那快艇在水中疾驰。对于事物的真伪与正误,我并不在意,毕竟日复一日地深入思考,早已懂得其中的道理。闲职的生活就像是在扬州读书,哪怕昏昏欲睡,也能享受这书卷的乐趣。

注释:

  1. 白发青衫:形容年老和朴素的打扮。
  2. 亹亹:形容声响,通常指读书声或锯木声。
  3. 骎骎:形容快速的样子,通常用来形容马或船。
  4. 尺寻分枉直:指对事物的精确理解与判断。
  5. 凿枘有方圆:比喻事物的精确与适当,凿是指凿孔,枘是指木楔。
  6. 闲官:指没有实权的官职,通常指文人。
  7. 杨州学:指在扬州的学问,可能暗指一种悠闲的读书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翁,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氏家族成员之一。他与兄苏轼共同被誉为“苏门四学士”,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与孔武仲相聚时,是对友人问候的答诗。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淡泊与闲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苏辙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答孔武仲》是一首体现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与学问的感悟。开篇“白发青衫不记年”,以白发和青衫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年岁的增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事的回忆,但随即转入“相逢一笑暂欣然”,友人的相聚让人心情愉悦,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诵读诗文的情景,通过“亹亹锯木屑”的比喻,将读书的声音与锯木的声音相联系,生动形象,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投入。诗中“展卷骎骎下水船”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文化的追求与享受,表现出一种流畅而自然的学习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未肯尺寻分枉直,日知凿枘有方圆”,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理解,强调了内心的坚定与对世事的洞察。而最后一句“闲官更似杨州学,犹得昏昏书日眠”,则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表现出一种从容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平易的语言,传达了对友谊、学问、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苏辙的文学才华与哲理思辨的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发青衫不记年:年纪已高,白发苍苍,穿着朴素的青衫,隐喻作者的清贫与淡泊。
  2. 相逢一笑暂欣然:与友人相遇,轻松愉快地一笑,让人心中瞬间充满欣喜。
  3. 诵诗亹亹锯木屑:吟诵诗文时的声音如同锯木的声音,表现出诵读时的专注与投入。
  4. 展卷骎骎下水船:翻阅书卷像船在水中快速行驶,象征着阅读带来的快感与畅快。
  5. 未肯尺寻分枉直:不愿意斤斤计较于事物的真伪与正误,传达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6. 日知凿枘有方圆:日复一日地深入思考,已理解事物的精髓。
  7. 闲官更似杨州学:闲职的生活就像在扬州读书,随意悠闲。
  8. 犹得昏昏书日眠:即便昏昏欲睡,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诵读声比作锯木屑的声音,形象生动。
  • 对仗:如“尺寻分枉直,方圆”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用“白发青衫”表现年老,但又不失风度,增强视觉印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淡泊,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发:象征年老与时间的流逝。
  • 青衫:代表朴素与清贫的生活。
  • 锯木屑:象征读书的乐趣与声音。
  • 水船:象征流动的知识与学习的快感。
  • 昏昏:代表一种放松与无所事事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D. 杜甫

  2. “白发青衫不记年”中的“青衫”主要表现什么? A. 年龄
    B. 贫穷
    C. 职位
    D. 兴趣

  3. “未肯尺寻分枉直”中“尺寻”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精确度
    C. 友谊
    D. 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之问《渡汉江》
  • 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苏辙的《次韵答孔武仲》,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苏轼的作品更偏向于哲学的探讨,而苏辙则更注重生活的感受与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曹用笔 沈圭墨 书壁 绵州乡贤堂 隆庆 前题 其一 宫词 碧梧翠竹堂 前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樱的繁体字怎么写?樱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竖起脊梁 掷卢 斤字旁的字 乘结尾的成语 丶的字有哪些?带丶的汉字大全 便了 八斗之才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一条线儿拴两蚂蚱 斗字旁的字 烟的笔顺怎么写?烟的笔画顺序详解 重字的笔顺怎么写?重字的笔画顺序详解 抑扬顿挫 情不自堪 韦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武家子 海开头的成语 心组字有哪些?带心的汉字大全_汉字偏旁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