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4:4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4:47:55
次韵答孔武仲
——苏辙
白发青衫不记年,相逢一笑暂欣然。
诵诗亹亹锯木屑,展卷骎骎下水船。
未肯尺寻分枉直,日知凿枘有方圆。
闲官更似杨州学,犹得昏昏书日眠。
这首诗的意思是:白发苍苍,穿着青衫的我已不再记得年岁,偶然相遇时相视一笑,让人心中一阵欢喜。诵读诗篇时声声琅琅,仿佛锯木屑的声音,而翻看书卷时又像那快艇在水中疾驰。对于事物的真伪与正误,我并不在意,毕竟日复一日地深入思考,早已懂得其中的道理。闲职的生活就像是在扬州读书,哪怕昏昏欲睡,也能享受这书卷的乐趣。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翁,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氏家族成员之一。他与兄苏轼共同被誉为“苏门四学士”,在诗、词、文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这首诗作于苏辙与孔武仲相聚时,是对友人问候的答诗。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淡泊与闲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苏辙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文学的热爱。
苏辙的《次韵答孔武仲》是一首体现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与学问的感悟。开篇“白发青衫不记年”,以白发和青衫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年岁的增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事的回忆,但随即转入“相逢一笑暂欣然”,友人的相聚让人心情愉悦,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诵读诗文的情景,通过“亹亹锯木屑”的比喻,将读书的声音与锯木的声音相联系,生动形象,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投入。诗中“展卷骎骎下水船”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文化的追求与享受,表现出一种流畅而自然的学习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未肯尺寻分枉直,日知凿枘有方圆”,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与理解,强调了内心的坚定与对世事的洞察。而最后一句“闲官更似杨州学,犹得昏昏书日眠”,则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表现出一种从容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平易的语言,传达了对友谊、学问、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苏辙的文学才华与哲理思辨的能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淡泊,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D. 杜甫
“白发青衫不记年”中的“青衫”主要表现什么?
A. 年龄
B. 贫穷
C. 职位
D. 兴趣
“未肯尺寻分枉直”中“尺寻”指的是什么?
A. 书籍
B. 精确度
C. 友谊
D.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