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14
系马道边树,杖藜坡外冈。
风来花自笑,露过草犹香。
乐事论三月,吟怀骛八荒。
时平那有感,双泪肯浪浪。
在马道旁系着马,拄着拐杖在坡外漫步。
微风拂来,花儿自顾自地笑,露水过后,草地仍然散发着香气。
快乐的事谈论三月,吟唱的心情仿佛飞向八荒。
时局安宁怎能无感,双泪可否随意流淌。
“八荒”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地,寓意志向远大。诗中提到的“三月”通常指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双泪”则往往用以表达情感的抒发,反映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
作者介绍:强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禁烟节前后,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自然的感受,体现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首联“系马道边树,杖藜坡外冈”描绘了一幅悠闲的春日画面,诗人静坐于自然之中,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接下来“风来花自笑,露过草犹香”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了花草以生命,让自然景物充满了生气与活力,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悦。
第三联“乐事论三月,吟怀骛八荒”中,诗人谈论快乐的事情,似乎在畅想未来,表达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情。最后一句“时平那有感,双泪肯浪浪”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惆怅,尽管外界环境安宁,但内心的情感仍然深沉复杂,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系马道边树”中的“系马”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三月”象征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