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57:44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
作者:孟浩然
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
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
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
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
我在后园中隐居,过着清静的生活。春天已晚,树木依然繁茂,黄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林中栖息的居士,种植着竹子,池塘中养着右军的鹅。炎热的夏日,坐在北窗下,期待着清风再度袭来。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作品中常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晚春题远上人南亭》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隐居于南亭之时,诗中蕴含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及对春天的惋惜。春天渐渐过去,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末时节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给园支遁隐”,直接点出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表现出对清静生活的热爱。紧接着,通过“春晚群木秀,间关黄鸟歌”两句,描绘出春天的末尾,树木依旧繁茂,鸟儿欢快的歌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表现隐逸生活的同时,诗人也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体现得淋漓尽致。“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用“居士”和“右军”两者的结合,既表现出隐士的生活情趣,又蕴含了高雅的文化内涵,显示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的结尾“炎月北窗下,清风期再过”,表现了诗人面对炎热夏季的无奈,以及对清风的期待,营造出一种惬意而又淡淡的忧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炎热夏季中对清风的期待,体现了唐代士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春晚群木秀”指的是什么意象?
A. 春天的结束
B. 树木的繁茂
C. 鸟儿的歌唱
D. 隐逸的生活
“清风期再过”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清风
对比王维的《鹿柴》,二者都表现了隐逸生活的追求,但孟浩然更注重对春夏自然的描绘,而王维则强调了山水的静谧与孤独,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