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7:29
寒松诗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梢耸振寒声,
青葱标暮色。
疏叶望岭齐,
乔干凌云直。
这首诗描写的是寒松在冬日寒风中的景象。松树的树梢高耸,发出震动的寒声,青翠的松针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鲜明。稀疏的松叶向远处的山岭齐平,挺拔的树干直插云霄。
寒松常被视为坚韧和不屈的象征,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中仍然保持青翠。古代文人常常用松树来表达高洁的品格和志向。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诗人。他生活在南朝宋时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诗、文、赋等多种文体。沈约的诗歌多描绘山水和自然,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寒松诗》是沈约在描写冬季自然景色时创作的。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士人常借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内心的坚韧与高洁。
这首《寒松诗》以寒松为主体,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松树在严寒环境中的独特魅力。诗的开头“梢耸振寒声”描绘了松树在寒风中摇曳的状态,给人一种高耸而又有力量的感觉。接下来的“青葱标暮色”,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松树的生机。这种生机与周围的暮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寒松的坚韧和不屈。而“疏叶望岭齐”和“乔干凌云直”则表现了松树的高大与挺拔,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似乎在鼓舞人心。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的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坚持与追求。
诗歌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寒松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坚守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梢耸振寒声”中的“耸”字意思是:
A. 低下
B. 高耸
C. 倾斜
D. 弯曲
诗中提到的“青葱标暮色”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松树的颜色
B. 松树的高度
C. 松树的稀疏
D. 松树的干燥
“乔干凌云直”主要表现了松树的:
A. 颜色
B. 高度
C. 形状
D. 年龄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