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8:5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8:56:12
下第东归道中作
杜荀鹤 〔唐代〕
一回落第一宁亲,
多是途中过却春。
心火不销双鬓雪,
眼泉难濯满衣尘。
苦吟风月唯添病,
遍识公卿未免贫。
马壮金多有官者,
荣归却笑读书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科举考试落第后,心情沉重的回归之路。诗人感叹自己虽然经历过一次次的考试,但最终仍未能如愿。一路上只见春光,却心中感到无奈。尽管心中仍有激情,但白发已染双鬓,眼泪也难以洗去身上的尘土。诗人苦苦吟咏,反而使自己更加憔悴,虽与达官显贵相识,却依旧贫困潦倒。那些拥有权势与财富的人,却在荣归之际嘲笑读书人。
杜荀鹤,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45年,卒于公元909年,字子美,号兰亭。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生活的苦乐。
这首诗创作于杜荀鹤落第之后,他在东归的路上写下此诗,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对社会的不满。诗中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生活的苦涩与社会的不公。
《下第东归道中作》是一首充满人情味和哲思的诗,诗人以落第为背景,抒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示了诗人无尽的苦闷与失落。开篇即以落第引入,点明主题,接着描写途中的春光,形成了美好与痛苦的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心火不销双鬓雪”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情与外在的衰老,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心的苦痛。而“眼泉难濯满衣尘”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悲剧感,眼泪无法洗去身上的尘埃,象征着他心灵的创伤与社会的沉重。他虽然勤奋苦吟,却只换来了更深的病痛与贫困,讽刺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漠视与不公。
最后两句则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权贵者的傲慢与对读书人的嘲笑,传达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质疑与批判。整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杜荀鹤作为士人的无奈与坚持。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反思,通过个人的落第经历,展现了士人对名利的追求与对社会的不平等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第一”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马壮金多有官者”的态度是?
“心火不销双鬓雪”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