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42
曾奏明光忝末科,青山回首已霜荷。
偷生甚媿秋胡妇,拊事总成春梦婆。
早慕功名成事少,晚谈空妙得心多。
斜阳一曲归牛背,笑杀南山白石歌。
我曾在明光殿奏乐,屈居末等的科举名次;
回首青山,已是霜降荷花。
我这偷生的人,实在惭愧于秋天的胡家妇女,
做事总是成了春天梦中的老妇。
年轻时向往功名,却成就得太少,
年纪大了谈论空泛的道理,反而得到了更多内心的安慰。
斜阳下,我骑着牛归家,
笑着唱着南山的白石歌。
“明光”与科举制度有关,诗人自谦于自己的科举成就,表现出一种对功名的追求与失落。“青山”与“霜荷”描绘出自然的轮回及人生的无常,暗示诗人对过往的感慨。
作者介绍:黎廷瑞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表达了对过往奋斗的回顾与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场与名利的追求以及个人内心的挣扎。
这首《归来》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奏乐与科举的经历引入,带出对人生奋斗的反思。诗中“青山回首已霜荷”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霜降的荷花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逝去。接着,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对功名的早期追慕与晚年的空谈,显示出一种对名利的淡然态度。最后,斜阳下的归途与南山白石的歌声,带来一丝安宁与满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归属与对生活的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春梦婆”)、拟人(如“斜阳一曲”)等,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与意象的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与对平淡生活的珍视,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光”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古代朝廷的乐舞场所
C. 一种自然现象
答案:B
“青山回首已霜荷”中的“霜荷”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生活的繁华
C. 年轻的梦想
答案:A
诗人在年轻时追求的是什么?
A. 功名
B. 财富
C. 快乐
答案:A
通过这些解析与学习,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归来》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