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8:01
水龙吟(九日登城)
荒城落日西风,满街芳草无行路。
楼台羽化,萤飞故苑,蛩吟残础。
不减承平,半湖秋月,隔溪烟树。
慨江南风景,一朝如许,教人恨王夷甫。
对酒强推愁去。酒醒来愁远如故。
青萍三尺,阴符一卷,土花尘蠹。
试问黄花,花知余否,沈吟无语。
拍阑干,空羡平沙落雁,沧波归鹭。
荒凉的城池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凄凉,街道上芳草丛生却无人行走。高楼台阁似乎已经化为仙境,萤火虫飞舞在故乡的园子里,秋蝉在残破的台基上悲鸣。这一切没有减少过往的繁华,湖面上的秋月照映着,隔着小溪的烟树似乎依旧如昔。感叹江南的美景,一朝之间竟然如此,令人痛恨王夷甫(指王安石,因其变法而使得江南的繁华大受影响)。对着酒杯强自排遣忧愁,酒醒后愁绪如故。青萍三尺,阴符一卷,尘土和花朵依旧。试问那黄花,它是否知道我的心情,然而我只能默默地沉吟无语。拍打栏杆,空自羡慕平沙落雁,沧波归来的白鹭。
作者介绍:黎廷瑞,宋代诗人,活跃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感受秋日的萧瑟与江南的美丽,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水龙吟(九日登城)》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登高时的感触和思考。诗的开篇描绘了荒凉的城池与夕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往昔繁华的断裂。随后,诗人通过对楼台、萤火虫、秋鸣的描写,展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在对比承平与现实的落差中,诗人对王夷甫的怨恨也流露无遗,显示了其对政治变革的深思和无奈。酒的意象贯穿全诗,既是对愁苦的排遣,也是对现实的无力感的反映。在诗的最后,诗人拍打栏杆,感慨落雁与归鹭,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繁华已逝的深切思考,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批判意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夷甫”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用什么来排遣愁苦?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包括哪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水龙吟(九日登城)》的意境与情感,领会诗人在历史变迁中的个人感受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