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1:1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12:53
庆春时
用晏小山韵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黄昏过后,心头眼底,一味清寒。
前欢记否,衣香絮点,春影小长干。
吴歈听断,催拍谁点弓弯。
雕栊近底,娟娟冻月,还当翠眉看。
黄昏过后,心中与眼底,只有一阵清冷。
你还记得之前的欢愉吗?衣香如絮,春意在小长干的地方摇曳。
吴歌已断,催促着谁来轻轻地拨动弓弦。
雕刻的窗棂近在眼前,皎洁的寒月映照,我依旧想要看那翠眉。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因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鲜明的个性。
《庆春时》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对过去欢愉的怀念和对春天的向往。
《庆春时》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黄昏的时光中,回忆起往日的欢愉,心中充满了清寒之感。开篇便以“黄昏过后,心头眼底,一味清寒”切入,清寒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追忆往昔的欢乐,衣香如絮的描写生动而细腻,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那种若有似无的春意。
“吴歈听断”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歌曲的断绝象征着欢愉的结束,令人感到一丝惆怅。而最后两句“雕栊近底,娟娟冻月,还当翠眉看”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尽管现实中寒冷的月光让人倍感孤独,诗人依然希望能够看到那美丽的翠眉,展现了他对美的执着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人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春天的气息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的希望。
黄昏过后,心头眼底,一味清寒。
诗人在黄昏时分感受到内心的清冷,表明了一种孤独的心境。
前欢记否,衣香絮点,春影小长干。
追问对往日欢愉的记忆,描绘出春天的气息与景象,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吴歈听断,催拍谁点弓弯。
吴地的歌曲已然消失,表达了对往日欢乐的失落与无奈。
雕栊近底,娟娟冻月,还当翠眉看。
即使在寒冷的月光下,诗人依然渴望看到美丽的女子,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景象与对往日欢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伤。
“黄昏过后,心头眼底,一味清寒”中“清寒”指的是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兴奋
D. 愤怒
诗中提到的“吴歈”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过去的欢愉
C. 春天的景象
D. 冷酷的现实
“雕栊近底,娟娟冻月”中“雕栊”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卉
C. 精美的窗棂
D. 一种服饰
答案:
比较朱祖谋的《庆春时》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在描绘夜晚和孤独的情感,但朱祖谋更侧重于春天的气息与对往日的怀念,而李白则表现出更多的洒脱与豪放,体现了不同的个性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