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红娘子 丁髻娘》

时间: 2025-05-11 23:34:46

诗句

戴胜何曾重。

有髻方为凤。

身是丁娘,心如閒客,那堪雕笼。

喜长来、玉镜小台边,与钗头同梦。

花朵开黄茸。

人作芙蓉弄。

两两穿枝,三三食蕊,何曾惊恐。

想纤纤、飞燕掌中轻,得似他翾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3:34:46

原文展示:

红娘子 丁髻娘
戴胜何曾重。
有髻方为凤。
身是丁娘,心如閒客,
那堪雕笼。
喜长来玉镜小台边,
与钗头同梦。
花朵开黄茸。
人作芙蓉弄。
两两穿枝,三三食蕊,
何曾惊恐。
想纤纤飞燕掌中轻,
得似他翾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戴胜鸟从来没有重视过什么。有着如凤求凰般的发髻,我的身份是丁娘,内心却如同闲散的客人,怎能忍受被困在雕刻的鸟笼中。喜爱在小镜台旁徘徊,与钗头一起做梦。花朵绽放出黄色的茸毛。人们像芙蓉一样玩弄着花朵。两两相对穿梭在枝头,三三成群啄食花蕊,何曾感到恐惧。我想那些轻盈的燕子在掌中翩翩起舞,就像它们自由飞翔般轻快。

注释:

  • 戴胜:一种鸟,象征着自由与美好。
  • 丁娘:指的是一种发髻的款式,代表着女子的姿态。
  • 雕笼:象征束缚与限制。
  • 玉镜:指的是镜子,象征着自我反省与美的追求。
  • 芙蓉:即荷花,象征着纯洁与美丽。

典故解析:

“戴胜”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自由与追求,而“丁娘”则体现了女性的美丽与身份的复杂。诗中提到的“玉镜”可能引申出对自我形象的思考,而“雕笼”则暗示了对束缚的反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1560年-1630年),明代著名诗人,作品风格独特,擅长抒情与描绘自然。 创作背景:诗作诞生在明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由与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戴胜鸟作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束缚的反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女性的美丽与内心的挣扎相结合,展现了丰富的情感。诗中“身是丁娘,心如閒客”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社会角色与自我认同之间的矛盾。诗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人性细腻的思考,展现了屈大均深厚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戴胜何曾重”: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戴胜鸟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 “有髻方为凤”:强调女性的美丽与身份。
    • “身是丁娘,心如閒客”:反映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那堪雕笼”:表现出对束缚生活的不满。
    • “喜长来玉镜小台边”:描绘了对自我美的向往。
    • “与钗头同梦”:表达了对爱情的幻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雕笼”隐喻束缚的生活。
    • 拟人:将花和燕子赋予了人的情感与动作。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结构使得情感更加鲜明。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戴胜鸟:象征自由与追求。
    • 丁髻:代表女性的美丽与身份。
    • 玉镜:象征自我反省与美的追求。
    • 芙蓉:象征纯洁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戴胜”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财富
    D. 权力

  2. “身是丁娘,心如閒客”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矛盾
    C. 幸福
    D. 悲伤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红娘子 丁髻娘》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女性对自由与爱情的追求,但屈大均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抒发对爱情的感慨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女性视角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
  • 《屈大均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右省仆射后湖亭闲宴,铉以宿直先归,赋诗留献 临石步港 送察院李侍御使庐陵因寄孟员外 闻查建州陷贼寄钟郎中(谟即查从事也) 宣威苗将军贬官后重经故宅 送宣州丘判官 玉笥山留题 送陈使君之同州 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 送施州单员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挎包 海底捞月 黑彝 几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死记硬背 肀字旁的字 慷他人之慨 词人才子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和缠 瓜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青采 閑叉 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