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3:5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3:59:26
阮郎归
作者:赵彦端 〔宋代〕
一春种得牡丹成。
那知君遽行。
东君也自没心情。
夜来风雨声。
追间阔,数清明。
不应歌渭城。
只愁河畔草青青。
却须离绪生。
春天一季的辛苦,终于种出了盛开的牡丹,
却不知你匆匆离去。
春天的主宰东君也感到无心情。
昨夜的风雨声中,
想起清明时节的追思,
不应再歌唱渭城的离愁。
只因河边的草又绿了,
心中却不得不生出离别的绪情。
作者介绍:赵彦端,宋代词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和对离别的伤感。赵的词风较为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际,却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反映了作者在情感上的无奈与悲伤。
《阮郎归》是一首典型的宋词,抒发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春天的依依不舍。开篇提到“春种牡丹成”,象征着繁华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那知君遽行”,则瞬间转入悲伤的情绪,表现了对爱人的不舍和无奈。东君的无心情,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也因离别而失色,营造出一种非常浓厚的离愁氛围。
夜里的风雨声更是增添了诗的沉重感,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不安与惆怅。诗中提到的清明,既是时节的指代,也是思念的引子,清明时节人们往往会思念故人,诗人将这种思绪巧妙地与离别结合,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结尾的“河畔草青青”,用绿草的生机与作者心中的离绪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生离死别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意象,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思念,催人泪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表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它不仅是对离别的哀伤,更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牡丹”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富贵与繁荣
C. 悲伤
“东君”是指谁?
A. 冬天
B. 春天的神
C. 夏天
诗中提到的“清明”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喜庆的节日
B. 思念故人的情感
C. 农忙的时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赵彦端的《阮郎归》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离别的伤感,但赵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意象,表现清明时节的思绪,而李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