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7:04
后死与斯文,犹能读典坟。
虽惭千载事,要是一生勤。
石磑霏霏雪,铜炉袅袅云。
扶衰又秋晚,何以报吾君?
即使我已经去世,与这文化遗产同在,我依然能阅读那些古老的典籍。虽然对千年以前的历史感到惭愧,但只要我这一生勤奋努力,便无愧于心。石砚上飘落的雪花,铜炉中袅袅升起的云烟。在这衰老与秋天的晚景中,我该如何来报答我的君主呢?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陆游一生致力于诗词创作,尤其以爱国主义情怀著称,他的作品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关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外有金、蒙之患,内有叛乱和不安。陆游身为一位忠臣,常怀报国之志,尽管遭遇屈辱与挫折,仍不遗余力地追求学问和文化的传承。
《史院书怀》反映了陆游对文化的尊重与对历史的思考,也表达了他身为一位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诗的开篇即以“后死与斯文”引入,表现出对文化的敬仰,生与死的界限在这里似乎被模糊了,文化的力量超越了人的生命。接着,陆游表达了对千年历史的惭愧,表明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渺小而无能,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反而激励自己“要是一生勤”,这不仅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对后人的期许。
在意象上,诗中“石磑霏霏雪,铜炉袅袅云”相互映衬,前者呈现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美,后者则带来一种温暖而生动的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陆游内心的矛盾,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何以报吾君”,不仅是对自己忠诚的再确认,也让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至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的体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陆游对文化的尊重、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展现了一位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千载事”是指什么?
A. 现代事件
B. 古代历史
C. 未来的事情
“石磑霏霏雪”中“霏霏”形容的是?
A. 大雨
B. 细雪
C. 风沙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感
B. 爱国情怀
C. 对文人的自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