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时间: 2025-07-12 17:02:57

诗句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7:02:57

原文展示: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李煜 〔五代〕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白话文翻译:

往事只令人感到悲哀,面对眼前的景色无法排遣心中的忧愁。秋风吹拂,庭院中的青苔已经侵蚀了台阶。我任凭珠帘闲散地不去卷起,整日无人与我相伴。金锁早已沉埋,壮丽的气概如同蒿草般平淡。晚秋的凉意袭来,天色清朗,月光皎洁。想起那玉楼瑶殿的影子,空自映照着秦淮河。

注释:

  • 往事:以前的事情,通常指令人遗憾的往事。
  • 难排:难以排遣,无法释怀。
  • :青苔,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败。
  • 珠帘:指装饰用的帘子,常用于宫廷。
  • 金锁:指金色的锁,象征着曾经的富贵与繁华。
  • 蒿莱:野草,象征衰败与凋零。
  • 月华:月光,象征清冷与孤寂。
  • 玉楼瑶殿:美丽的楼阁,常用来比喻奢华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煜(937年—978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皇帝,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善于描绘个人的悲欢离合。李煜在位时国势衰弱,最后被宋朝俘获,余生在南宋过着被囚禁的生活。

创作背景: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于李煜被俘期间,表现了他对往昔荣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通过悲秋的景象,传达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的惆怅。

诗歌鉴赏: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李煜作为词人的独特魅力。整首词从开头的“往事只堪哀”便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对往昔的无尽思念与悲伤。词中以“秋风庭院藓侵阶”描绘了一个凋零的秋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衰败。李煜通过对比“珠帘闲不卷”和“金锁已沉埋”,传达出曾经的辉煌如今已如烟云般消逝,令人感到无比惆怅。

“晚凉天净月华开”一句,描绘出一个清冷的秋夜,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既映衬出美丽的自然景象,也加深了孤寂的氛围。最后的“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更是将对美好生活的追忆推向高潮,秦淮河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象征,承载着无数诗人的情感与故事。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沉,通过景物的描绘,将个人的悲伤与自然的景象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使得李煜的词作在哀愁中透出一种优雅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往事只堪哀:过去的事情让人感到悲哀,直接表达了词人的情感基调。
  2. 对景难排:面对眼前的景物,无法疏解内心的忧愁。
  3. 秋风庭院藓侵阶:秋风吹过,庭院里的青苔侵蚀了台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衰败。
  4.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任凭珠帘不去卷起,整日无人来访,孤独感愈加明显。
  5. 金锁已沉埋:曾经的辉煌和富贵如今已沉埋于历史之中。
  6. 壮气蒿莱:豪气和壮志如同蒿草一般,显得微不足道。
  7. 晚凉天净月华开:晚秋的凉意袭来,天空清澈,月光明亮。
  8.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回忆起曾经奢华的生活,影子却唯独照在空荡的秦淮河上,突显了空虚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衬托。
  • 比喻:用“蒿莱”比喻衰败的气节,暗含了对过往荣耀的惋惜。
  • 拟人:将“珠帘”赋予情感,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姿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展现了李煜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变迁中的人性悲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凋零。
  • 庭院:代表着昔日的繁华与宁静。
  • 珠帘:象征着曾经的奢华与如今的孤寂。
  • 金锁:富贵与权势的象征。
  • 月华:清冷的月光,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秦淮:富有文化内涵的地方,承载着历史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煜的《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往事的怀念与悲哀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B

  2. “秋风庭院藓侵阶”中的“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青苔
    C. 树叶
    答案: B

  3. 词中提到的“金锁”象征着什么? A. 财富与权势
    B. 爱情的锁链
    C. 牢狱之灾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诗词对比:

李煜的《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达对过往的怀念,然而李煜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的悲伤,而苏轼则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兴衰与文化的传承。两者在情感表现和艺术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视角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李煜词选》
  • 《五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郑子宪西斋 和曾子翊授舒掾之作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即事五首 王村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四——後苑详定书怀 棋·莫将戏事扰 书八功德水庵 无锡寄孙正之 客至当饮酒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炳晔 样币 杀鸡抹脖 悬断是非 包含咳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树之风声 乛字旁的字 曳行 歺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归真返璞 包含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注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伏结尾的成语 袭故蹈常 蠢汉 论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