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8:2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8:22:46
竹枝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日出三竿春雾消,
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
住在成都万里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阳光照射在江面上,雾气消散,蜀地的游子停泊在兰桡小船上。他向远方的朋友寄去一封信,告诉他自己身在成都的万里桥旁。
“蜀”指四川,历史上蜀地以其山水风光著称,诗中的蜀客则象征着远离家乡的游子。而“狂夫”可能是对好友的调侃,暗示着对方的放荡不羁与自由自在的生活。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2年,卒于842年。他以诗歌、散文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禹锡流亡期间,虽然身在异乡,却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与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刘禹锡的《竹枝》是一首描绘春日早晨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情的温暖。开篇以“日出三竿春雾消”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早晨,春天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潮湿的雾气逐渐散去,露出清澈的江水,这种生动的景象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中间两句“江头蜀客驻兰桡”,则通过描写蜀地的游子停驻在兰桡小船上的情景,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渴望。这里的“驻”字,既有停留的意思,也隐含着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虽然身处异乡,但他依然通过书信与朋友保持联系,传递着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情感的深邃,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语句更加和谐流畅;同时,诗中也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增加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诗句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与游子的思乡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日出三竿”是指哪个时段?
“江头蜀客驻兰桡”中的“蜀客”指的是?
诗人在信中称呼朋友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